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试论“微文化”现象的社会寓意(2)

精英与草根是两个阶层的区分代名词,分属于不同阶层的文化现象,自然也有明显区别。精英文化,是社会精英阶层所创造和传播的文化,它具有强势的社会地位,高雅、艰涩、深刻;草根文化则是普通阶层所创造和传播的文化潮流,极具民众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独立性。

精英文化牵制草根文化。精英文化具有极强的稳定性、长期性。而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草根文化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必然受制于精英文化的限定,不能脱离社会价值和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责任。微文化平台充满了“泥土”气息,大众偶发性、即兴式的表演记录,充满了新、鲜、奇、怪,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为了所谓的“关注”量,极容易出现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的现象。代表着主流和精英文化的《人民日报》就曾多次发文直指“短视频上瘾”现象,对“丑陋”的“微文化”现象及时纠正,积极干预,使这一新媒体形态网络空间的视听环境变得清朗。

草根文化弥补精英文化。网络媒体可以说是媒介发展史上的历史性变革,它的出现几乎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全部视野。网络技术的出现,如同打通了信息传播的“任督二脉”,瞬间激活了包括普通受众在内的所有传播要素。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在满足生理、安全需求后,就是对社交的需求追逐。社交需求就是被“关注”,由此“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和“个体意识的觉醒”成为民众狂欢的最大理由。抖音等微文化平台给予大众更多展示、炫耀、表明自己的机会和方式,“关注”和“点赞”成了满足民众社交心理需求的神奇药剂。当然,我们很难想象,忙碌一整天的人们,还可以饶有兴致地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看看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相反,轻松自如的“抖音”成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这点来说,草根文化是对精英文化的重要补充。

草根文化催生精英文化。这个命题体现了“雅与俗”的辩证关系,积极健康的草根文化是精英文化的形成根源。只是文化在量变与质变的巧妙转身后,被人为地贯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论。要知道,老子的“片言只语”,孔子的“闲言碎语”,无不是“微文化”摇身一变的文化把戏。随着“抖音”的快速发展,代表着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人民网、央视新闻、国资委等权威机构入驻“抖音”,这些精英文化一改往日阳春白雪的姿态,创意十足,直达人心,很是接地气、不俗套,于轻松诙谐中传达了正能量,真正实现了思想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文化博弈的结果就是文化取舍、文化融合和文化渗透,“微文化”大能量,新媒体新思路。文化的不同种类不是品位的高低之分,而是接收者心境的不同。“微文化”以草根形象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又借助精英文化的渗透而登堂入室,浮游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成为当今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时代特色。

四、媒体生态格局演变的自然法则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但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打破了几百年来形成的媒体生态格局,变成一方独大的新态势。

技术逻辑的完美介入,改变了媒体生态圈。首先,媒介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信息传播技术不断革新、提升的文化再现。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必须插上文化和技术的双翼才能行得更远。“媒介即讯息”,从媒介和技术的关系角度,麦克卢汉提出了这一观点,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技术催生了信息传媒质的改变,伴随着每一次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出现,一次次改变着、再造着媒体生态圈。其次,技术逻辑不断走向人的逻辑。虽然“微文化”现象的出现有其独特性,但其发展的方向受整个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近,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在互联网空间急速发展,迅速圈定了庞大的用户群体,通过基于技术因素的产品创新,为不同群体建构了一个共享的文化空间,抖友、段友……代表着特定符号信息的群体名词,形成了一个互惠共生的媒体生态圈,与人共生,为人所控。最后,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就是创造链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由纵横交错的各类事物的连接形成的,也就是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传播构成了人类的历史。当下,最为兴盛的互联网巨头,诸如:淘宝、微信、QQ、支付宝、脸书……可以说是互联网技术在人类沟通交流史中的夺目展现。作为“微文化”现象的代表平台——抖音、快手,通过一个个有趣的短视频将不同的人、事、物链接起来,营造了一个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线上美好生活展示平台,并影响着人们在线下的生活和行为习惯。[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