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风险多完善网络保护机制体系建设

原标题:未成年人网络行为面临诸多风险

  《虚拟空间的“罂粟花”》 漫画/高岳

  假期开启网络生活的初中女生在网上结识了自称15岁的“阳光少年”,耐不住甜言蜜语和软磨硬泡,向对方发送了裸露照片,而这成了噩梦的开始。河北省张家口市警方前不久侦办的这起案件中,所谓的“少年”竟然是个年过四旬的男子。该男子因猥亵儿童获刑,受害女生的心理却久久难以平复。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曾遭遇网络暴力的比例达15.6%;未成年网民中,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违法不良信息的比例为30.3%。相关案件的不断发生,使得保护未成年人安全使用网络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分组审议,对“网络保护”专章表示肯定。相关专家表示,儿童网络行为正面临诸多风险,在立法保护的同时,要落实儿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注重对家庭的网络素养教育,推动网络素养教育有针对性和差异化地开展。

  儿童无法完全远离网络风险

  “卧室文化”,当家住河北衡水的刘先生听到这个新词时,顿时感到和自己的儿子如此贴切。“平时上学还好,晚上做作业没啥时间,一到周末就窝在卧室里,抱个手机玩,我们也不知道他在手机上看了啥,问他也不说。”刘先生对记者说。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孩子习惯于躺在卧室里用手机上网,上网行为更个人、更私密,受到的监督也更少,这正在成为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形式。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称,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约三分之一为18岁以下的儿童与青少年。团中央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9年3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6-18岁)规模为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3.7%。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2.0%,独自拥有上网设备的比例达77.6%,其中拥有手机的比例为69.7%。

  而另一个事实是,我国儿童网络行为目前正面临着诸多风险。2019年8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新发展白皮书(2009-2019)》披露,近七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存在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电子游戏中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内容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频发的校园欺凌恶性事件中,网络欺凌日益严重。同时,近六成未成年人被害刑事案件存在未成年人不正常接触网络不良信息。

  2018年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单位发布的《新时代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告》提供了一组更加触目惊心的数据:女童遇到过色情信息骚扰的占比达29.3%;女童遇到网络诈骗信息、网络暴力辱骂、陌生人约见面的占比分别为35.9%、24.1%、11.5%;当需要帮助时,女童向父母、老师及祖辈群体反映的比例极低,不到10%。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雪梅表示,儿童面临的具体网络风险包括网络欺凌与恶意攻击、网络诈骗、网络儿童性侵、网络儿童性剥削等网络违法侵害;暴力恐怖信息、色情淫秽信息、价值观扭曲信息、网络虚假信息等不良信息影响;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网络隐私侵害、网络沉迷和诱发违法犯罪等。

  “没有任何一个上网的儿童能完全远离网络风险。”张雪梅坦言,不论是儿童暴露在不健康、不适宜的内容面前,还是通过网络与危险的人进行线下接触,甚至受到网络影响进行危险活动,儿童网络风险的源头无非三种:攻击和暴力、性侵和商业剥削。

  专章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抢劫他人财物、当街群架殴斗、拦截小孩收取保护费、骑着摩托车在县城招摇过市……2017年,邢台市巨鹿县公安局打掉3个青少年“帮会”犯罪团伙,几个刚成年的带头者最终获刑,多名未成年团伙成员由家长带回严加管教。这些所谓“帮会”的起源,正是因为一群未成年人痴迷直播和短视频App,从网络逐渐张狂到现实生活。

  近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网络企业责任、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及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