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吸管”为何能跟世界做“大生意”?
时间:2019-11-18 16: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一根利润仅有“8毫钱”的小吸管,每年创造2亿多元的产值,产品卖到世界各地;一把雨伞,技术创新后在国外能够卖到两三千元;一套东北小镇生产的俄罗斯传统手工套娃,竟能打败外国企业,成为俄罗斯市场的畅销品…… 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10多万种商品从浙江义乌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在这里书写着“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传奇。 这传奇背后,既有无数创业者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有中国匠人们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的勇气,更有政府政策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红利。 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湖清门)摄于1982年 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无中生有” “小吸管”藏着大生意 义乌商人,多经历过“鸡毛换糖”的故事。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也不例外,14岁开始走街串巷,卖过牙刷,摆过地摊,做过铁匠,搞过养殖,倒过服装……从事过20多个行业。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楼仲平选择了“一根小吸管”,开启了自己的实业之路,创立“双童吸管”。 一根小吸管能值几个钱?楼仲平算过一笔账:“一根吸管平均销售价在8厘钱,除去生产、销售等成本,纯利润只有大约10%。也就是说,生产一根吸管只能赚0.0008元。”然而,就是这种在普通人看来是“低、小、散、弱”的小商品,却让昔日的卖货郎做成了大生意。 勤耕好学、百折不挠的实干精神,是义乌人勤劳致富的基石。“人的精力有限,一生做好一件事足矣。”这是楼仲平面对困难抛出的实干宣言,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吸管虽小,背后的付出却一点也不少。 建设工厂缺少资金,楼仲平不仅把全部积蓄投进去,还关掉了义乌市场一直在盈利的摊位;没有行业标准,只有小学文化的他,自己埋头钻研制定指标、量化参数。1997年10月,由双童公司起草的Q/YCSX01《聚丙烯饮用吸管》企业标准审核通过,成为吸管行业最早的产品标准。 中国制造不缺规模,缺的是精益求精的品质。 “在日本奈良的一家一次性筷子工厂,规模很小,设备也不太先进,但生产出来的一次性筷子却做得像工艺品般考究,包装极为精致,售价更是国内同类产品的100多倍!” 2000年的一次日本之行,让“匠心”这个词烙印在楼仲平心里。之后的十几年里,他始终坚守在“这根吸管”上。 在双童吸管博物馆,楼仲平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 陈琦摄 唯有不断的创新升级,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研究专利产品……如今,走进双童公司吸管博物馆,风车吸管、眼镜吸管、音乐吸管……造型和功能各异的吸管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一根小小的爱心吸管,竟然包含四项发明专利。这支可以两人同时使用,还能防止液体回流导致交叉感染的“网红”吸管,单支竟能卖到10多元。 楼仲平和他的企业,正是“义乌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当今“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 同样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把销往欧洲市场的雨伞标价高达两三千元。通过坚持产品自主设计创新,打造自身品牌,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吉英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她的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周都会有两三个系列的新款。用张吉英的话说,“我们不仅做品牌,还要做顶级品牌。” 就是凭着这股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国的小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越来越火。 “如果在细节上多下些功夫,中国企业一定能开发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经表示,我们不是制造不出与日本同水平的产品,而是我们的厂商在这方面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下足功夫。现在,大家的消费能力提高了,想用更精致更安全的产品,厂商要研究这种需求,了解用户体验,不能一味地追求低价。 “无奇不有” “小商品”变身大IP 在义乌小商品市场200多万种产品中,有一种充满异域风情的套娃很受外国商人喜欢。它们大部分都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尚志市一个叫一面坡的小镇。 这两天,这个小镇还顶着“东北套娃小镇”的名号冲上了微博热搜。 这个小镇三面环山,周边紧邻林区。而俄罗斯套娃的原材料就是这里的桦树和椴树。30多年前,善做木工活的一面坡镇的手工艺人们发现,原来家里平时烧火的树枝都可以制作套娃,成本低廉。于是,心灵手巧的手工艺者们,开始了俄罗斯套娃的制作并逐步形成规模。 一面坡套娃工人正在制作套娃。 任淑芹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