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内新闻 >

“小吸管”为何能跟世界做“大生意”?(3)

37年前,刚担任义乌县(现义乌市)县委书记的谢高华,顶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压力,宣布开放“小商品市场”,点燃了义乌人奋斗创业的激情。3个月后,谢高华再次宣布 “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谢高华作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回望义乌发展之路,政府的引领和扶持作用贯穿始终:顶住压力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建设信用体系促进“以信立业”,“跑一次没办成窗口”为“放管服”改革加码……

在义乌经商,有一个特别的门槛:新入场的经营户必须通过培训才能上岗。培训什么?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

义乌市场每个商铺门上都有标识——政府制发的“诚信商户”小铜牌,上面星星越多,信用越好。用手机一扫商户二维码,就能查到商户信用如何、是否准时发货、有无拖欠工资。信用评级高的商铺,义乌给予低息信用贷款等优惠,等级越高优惠越多。而严重失信者,会受到收回商铺、逐出市场的惩罚。

“在义乌,即使是石头,也有机会发光。”马来西亚籍商人郭集福说,他常驻义乌后的创业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004年,郭集福扎根义乌从事水晶贸易,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眼下,他正忙着筹备马来西亚国家馆。他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帮助马来西亚厂家的货物以最实惠的价格、最正规的渠道进入中国,再从义乌卖到全中国、或者全世界。

与此同时,中国产品正在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小商品。

“我们正积极促进市场商品提质创牌。大力推进创新设计进市场,科创产品展示中心、‘浙江制造’功能中心、国际品牌联盟品牌孵化中心等平台进一步发挥好‘创新创意、品牌、质量、标准’的集聚引领作用。”马文良说。

在一面坡,为了防止小企业众多带来的恶性竞争,在镇政府牵头下,当地在2013年成立了套娃协会,让整个产业价格更稳定,并实现技术共享和货源共享。

在国家的支持下,更多“中国制造”正从义乌走向世界。

2011年,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是我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也是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

2014年11月18日义乌至马德里班列首发。 王建明摄

2014年11月8日,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载着82个标箱从义乌出发。截至目前,“义新欧”班列累计往返运行近900列,国内集聚8省市近2000种商品,国外辐射欧亚大陆37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义乌电商交易额达2368亿元,其中,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约占浙江全省的1/2;

2019年10月9日,长三角区域首条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义新欧”(义乌—列日)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菜鸟号正式开通,跨境电商包裹由义乌直发欧洲。

2019年,一个以网红直播为主题的新“市场”在国际商贸城二区三楼诞生,直播中心共设立22个直播间,邀请网红和经营户同时在淘宝直播平台开启卖货模式。

“无中生有” “无奇不有”是很多人对义乌发展的评价,也是中国小商品市场发展的一个写照。贯穿其中的,则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以政府“有形之手”匹配、引领市场“无形之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的小商品正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向线上线下融合、进口出口联动,让更多的中国制造从义乌、从惠州、从黑龙江、从网络上走向全球。从小而美做到全而精,让更多的中国小商品从“隐形冠军”走向世界台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