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与新要求(2)
时间:2019-11-24 17: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智媒时代的技术更替引发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要求我们及时更新了解行业状况,认清瞬息万变的传媒生态环境。人工智能进军新闻内容生产,使得“我—他”传播逐渐向“我—你”传播和“我—我”传播发展。短视频新闻、智能机器人新闻写作、VR场景化再现,这些新兴的新闻体验形式让人目不暇接,这种强调人际间、场景化的传播方式也让优质内容的作用日益凸显。人们通过点对点的信息互动交流,因此,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形式传递信息、影响受众,如何把握流行文化与传统底蕴之间的界限,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与此同时,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新闻传播学的大文、大理学科融合存在的现实可能性。一些高校正在尝试在人工智能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之间开展合作,学习通过深度算法,提供对新闻线索的分析收集、融媒体视听产品的智能生产、媒体信息的分众推送等。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计算新闻、新兴技术、媒体产品开发等课程,斯坦福大学计算新闻实验室开设计算方法、沉浸式叙事等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有情感计算、个人机器人、社交计算等实验项目。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在课程开设方面,增设数据新闻、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课程,尝试在知识体系方面弥补现有培养方案中的不足,拓展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同时,在师资方面尝试引进具有人工智能、自动化、计算机、大数据分析等背景的教师。 当然对于技术的理解和处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肯定没有受过系统人工智能技术课程的理工科那样娴熟,但其需要掌握基本的智能技术处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维度:如何用智能媒体形式呈现新闻素材、如何灵活运用智能辅助设备表现专业内容、如何快速熟悉和掌握新的智能设备。通过智能媒体形式对素材进行编辑呈现是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重要能力,而多样的智能手段也提供了更多的灵感表达方式。 在培养学生智能技术的过程中,利用现有的融媒体实验技术平台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教育部、中宣部发布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十八般武艺,而这些武艺的培养除了书本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学院的融媒体实验室来实现。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引进智慧化实验设备,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搭建协同育人的技术手段,提升学生数据技能的素养。当然,在学习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背后涉及数据、隐私、不良后果等大量伦理问题,如何继续做好新闻“把关人”,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提升综合素质 零零后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要群体,不做every one,只做only one,是他们的重要特征。他们从小接受家庭的精细化培养,容易使其自我意识过于强化,因此要在其大学学习过程中,增强沟通合作能力与批判性、系统性思维的锻炼,成为优秀的“赛博人”。在媒体融合的媒介环境下,新闻稿件、影视作品更多体现为团队协作式的内容生产生态。因此,对于新闻人才的要求也不局限于专业能力,对其沟通合作能力也有着一定的要求。沟通上,不仅需要做到准确理解,同时也应做到准确传达自己的想法,找到合适的交流方式;而在团队合作中,则需要拥有突出的特长,在团队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我定位,互帮互助达到共赢的效果。 在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之余,也需要增强对其批判性、系统性思维的锻炼。万事万物绝无定性之言,在信息纷繁错杂的数字时代,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观点很容易引起网络民众的跟风附和。但这样的观点往往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我们要有双向思考的能力,拒绝对一边倒偏见的盲目跟风,要培养全面的、客观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系统性思维的培养。当碎片化的传播模式成为主流,如何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成为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应培养学生们系统性的整合思维,树立全面客观的大局观念。除此之外,新闻人才的创新思维也是破解当下同质化内容生产局面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传媒业一直以来的要求。创新是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行业进步的灵魂。 结 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