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系统性问题的典型呈现”(2)
时间:2019-11-24 18:4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心理学有个名词“冰山理论”。最初这是一种隐喻,表示“意识”只是“冰山尖角”,水面之下有更为巨大的“潜意识”山体,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后来这一认知模式广泛应用于文学、经济学等领域,有的用来提升文学作品的表现力,有的用来表明某一领域的真实问题所在。冰山尖角与水面之下的冰山山体,构成了冰山景象。 尽管万物相连,但有的关系与上述两者不同。比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同样是一条格言。但这类变化不是确定的,是根据经验得出的概率性的联系。而且,现在已经证明,“月晕”一说不实,“础润”可能仅仅表示空气湿度大,未必一定下雨。如果说以上变化都很普通,设想一下“行星撞地球”如何?就目前人类认识,这有可能发生但是属于极小概率事件。 舆论监督报道针对的是“问题”,理论上,可以通过对特定环境下所有问题进行报道以取得“客观”的效果;但在实践中是荒谬的:因为实践是有局限的,“舌灿莲花千万言,落到纸上只一篇”。 所以,舆论监督报道需要在“时度效”原则下进行,选择包含确定逻辑关系的事实即系统性问题是重要选项,这是能定性、被认同、能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些变化有概率因素,需要审慎对待。生拉硬扯、胡乱定性,往往引发舆情。 所谓的把握系统性问题,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要从联系中认识问题,在整体框架下把握报道原则和报道事实,不能就事论事;二是要从变化中认识问题,不要思维僵化。 从实践层面看,把握系统性问题,需要着眼于政策、现实与舆情的结合。比如,山东省正在进行的“一次办好”改革,整体顺利推进,但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也很突出。如果简单化思考,这些现象都可以上纲上线。但是,“一次办好”在本质上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对行政许可制度的再造,必然会导致部分单位或同志不熟悉方法、不适应改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从这一认识出发,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各类现象的实质,形成的报道更具建设性。 抓住真问题 舆论监督报道的目标,是揭示矛盾、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先导。但有些报道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引发“现在记者水平下降了”之类的说法。为什么会这样呢? 除了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局限,一个原因是“问题意识”不够精准。假设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一片冰海,触目所及是浮冰和冰山。尽管两者都是从冰川上剥落形成,浮在水面的尖角很相似,但本质截然不同。如果分不清这两类问题,报道效果差别很大。要把握好,就要分清哪一个是处在紧密联系、形成因果关系或者逻辑顺序的系统中。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对“舆论监督”的理解出现偏差。 “舆论监督”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是1987年的党的十三大报告,表述为:“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十五大报告表述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从此,舆论监督成为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结合的一种形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根据这一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舆论监督的作用需要聚焦,以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中心工作落实,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但在现实中,不论是实践者还是一些理论研究者的认识都有所偏颇。有的是从媒体着眼的,认为“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介代表公众对权力运作尤其是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力滥用导致的腐败进行的监督”。换言之,将舆论监督定位为对权力运作的广泛监督,这导致“问题意识”的泛化。聚焦不准,很难抓住真问题。 要发现真问题,既需要新闻敏感,发现问题的典型表现;还需要把握问题背后的系统性原因。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还需要对党和政府的战略目标、工作重点有透彻的了解,对报道领域的专业内容有系统化的知识,对百姓疾苦有真切的体验,对敏感问题有精准的拿捏。今年3月份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组织记者调研基层减负、政务信息化情况。对于“一直在减负,为何加班仍是常态”问题,调查发现“放权”导致“增负”:应急性工作成了常规工作,权力下放了,办业务的人没来;对于政务中心的调研发现:人们印象中似乎“一次办好”已经进展很大,其实很多基础工作还没有做,这在部门专网仍很普遍,很多办事信息需要“二次录入”。报道《“二次录入”阻碍“一网通办”》就揭示了信息孤岛这个真问题。 (李鹏飞: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主任;王红军 赵丰: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记者)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