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上帝眼泪VS上帝鼻血 玫琳凯虚假宣传、违规直销的底气何来 !(3)

根据Euromonitor的统计,2017年中国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达2376亿元,同比增长8.4%。数千亿规模市场形成的背后,是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快速增长。2002年时,整个行业销售收入仅为442亿元,2002-2017年的行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速达到11.86%,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3500亿元。

巨大的市场潜力,助推了保健品业的快速发展,也侧面滋生了虚假宣传、产品暴利等乱象。即使行业监管一再加强,企业一再被约束整改、但上述乱象仍不断发生。

那么,此次涉事的玫琳凯会是一个例外吗?

此事曝光后,玫琳凯表示,有关负责人已对涉事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查明后,将对涉事人员进行严格规范处理,直至开除。

面对消费者的“上帝之血”,在一些网友看来,该回应看似真诚,实有避重就轻之嫌、真正效果更有待时间考验。那么,玫琳凯在这件事情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图片来自网络

玫琳凯的角色

从玫琳凯回应中不难看出,其仅对涉事经销人员进行处理,颇有“甩锅”之嫌。这等于侧面告知公众,此事完全是经销人员问题。可实际上,玫琳凯自身难辞其咎。

首先是前文所述的产品低成本问题,这势必会让经销人员有很高的利润空间,导致虚假宣传的乱象出现。

其次,根据郑先生的描述,玫琳凯虚假宣传的乱象,不止出现在莆田,在厦门、福州也有同样情况发生。如此大规模的虚假宣传现象,会是经销人员的个人行为吗?况且,在保健品行业大力度整顿当下,经销人员真有如此大的胆量吗?

福建八闽律师事务所林柏冬律师:可能作为经销商个体来讲,拿不到或者制造不出这种所谓的,跟疾病治疗有关的宣传数据、资料或者研究表明等等,这里面是不是说玫琳凯公司在背后纵容、默认、甚至是提供了这方面虚假宣传的材料。如果从这个角度说,我认为玫琳凯公司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企业违反规定,超出直销产品范围从事直销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直销产品和违法销售收入,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有违法经营行为的直销企业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直至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吊销直销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退一万步讲,即便此事并非玫琳凯官方授意,但其对直销员的管理失位,则是事实,暴露出销售体系的管理漏洞。玫琳凯作为知名的直销企业,在《直销管理条例》中曾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直销员,是指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将产品直接推销给消费者的人员。

根据郑先生的描述,以微信推销产品的玫琳凯经销人员,显然就是玫琳凯的直销员。而直销员出现虚假宣传的违规行为,证明了玫琳凯对其直销人员管理出现漏洞,

在2019年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要求直销企业高度自觉,确保企业经营活动不触碰法律底线。在经营活动中,要切实加强和完善直销企业的内部管理,对销售团队、企业高管、直销员要加强管控。

违规直销

除了上述质疑,玫琳凯还有一个最关键问题:违规直销。

众所周知,直销企业的所有直销产品,都要在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直销行业管理平台上进行备案。铑财查阅了直销行业管理平台,其中显示玫琳凯已备案的直销产品为242种,绝大多数为化妆品,在保健品中,只有“粉妍片”有相关备案,而“小粉”、“小紫”等产品则完全没有备案。同时,打开了国家食药监局官网,在国产保健食品信息查询中,只搜到了两种玫琳凯的产品。在玫琳凯的官网上也显示,“小粉”为非直销产品。

显然,这与权健当初的违规行为相似。

公开资料显示,权健在直销牌照范围内备案的40种产品中,有30种是化妆品,而保健食品只有6种。而其官网显示产品种类超过100种。

2018年12月26日,商务部在谈及权健事件时,曾明确显示:保健食品必须在商务部直销管理系统上备案才能直销,不然这些产品就不能以直销模式销售。直销是无店铺模式,所以直销未备案的产品就是违法的。

这就意味着,玫琳凯涉嫌用直销模式,向直销员提供非直销的产品。尴尬的是,这一违规行为,正是百日行动重点打击的第二大乱象。

震荡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百日行动”中,直销产品是整顿的另一大重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