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年,从盐碱地到米粮川(2)
时间:2019-06-03 14: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为摸清水盐运动规律,越是刮风下雨,老师们越往地里跑。为了做分析化验,老师们在漏土的房子里蒙着塑料布做实验……石元春回忆,那段时间,老师们腿没少跑、书没少看、脑子没少动,连夜里做梦,梦的都是治碱的事。 反复调研后,盐碱形成的原因找到了:邯郸地区西部是太行山,山区岩石风化强烈,岩石碎屑物所含的盐分离子,随浅层地下水流带到平原地区。平原低洼地区排水不畅,水位提升,盐分随之留在地表。常年如此,恶性循环。 摸清“病根”,“药方”很快给出:水盐运动调节,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平整土地、挖沟渠、浅井水灌溉压盐、咸水经沟渠排走、深机井抽水灌溉、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开展系统综合治理。 一切就绪,只等施工。可是,等了许久,张庄大队的施工大军迟迟没上阵。老师们心里急,如果不在冬天土地封冻前将压盐工序完成,春苗长势受影响,这一年就白费了。 石元春找到时任张庄大队支书赵文,“老赵,社员什么时候进场?” “石老师,你们在这里待多久?”赵文反问。 “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石元春不解。 “过去工作组来过很多拨,这个说这么挖,那个说那么挖,来年开春就走人,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社员有意见。”赵文道出原委。 农大老师们的心像被扎了一锥子。他们知道,不怪当地百姓心里有埋怨。多少年来,治理队来了一拨又一拨,井打了、井填了;沟挖了,沟埋了;人来了,人走了;最终,盐碱地还是盐碱地。 “治不好碱,我们就不走!”农大老师们说。 等来了这句话,张庄百姓踏实了。第二天天刚亮,推车、扛锹、使镐,浩浩荡荡的施工大军进入村南400亩实验地。农大老师们拿着图纸、标杆和测量仪器一同进了工地。 1974年的春天如约而至。 干裂板结的土地变得松软了。看到绿油油的麦苗从地下钻出来,张庄百姓的眼睛亮了。自他们出生起,还是头一次看到麦子长得如此整齐,他们说,“就像土地爷突然开了眼”。 秋收之后,张庄一夜成名:1974年,张庄大队粮食总产60万斤,比历史最高水平增产近一倍。邯郸轰动了,河北轰动了,整个中国轰动了! 随后,张庄改土治碱的经验,如种子一般,播撒在曲周大地上,治碱进度不断加快:1978年开辟第二代试验区,1980年开辟第三代试验区…… 这颗种子也撒向整个黄淮海平原,并铸就日后轰动全国的黄淮海科技大会战。 调研手记之三 谁来养活中国人 2019年3月26日 农历二月二十 阴 再来曲周,已是初春。大地返青。 路边的白杨长出嫩绿的新叶,地里的小麦长势喜人,一天天蹿得欢实。 清明将至,曲周实验站的一座墓碑前,陆续有农大学生、当地百姓前来献花,驻足悼念。 墓碑上镌刻着一个名字——辛德惠。 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副站长张宏彦介绍,辛德惠是第一批来到曲周改土治碱的农大老师,也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第二任站长。从1973年一头扎进曲周农村参与改土治碱,到上世纪90年代脚步遍布整个黄淮海平原,辛德惠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曲周,奉献给了改土治碱和农村综合治理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1999年5月,前往浙江考察途中,由于连日劳累,心脏病病发,抢救无效,辛德惠猝然离世。他的骨灰一分为三,一份在北京,一份在宁波,一份则留在他心心念念的曲周。 究竟是什么精神成就了这样一份付出? 翻开辛德惠的日记本,一句话给出答案,也给所有奉献在曲周的农大老师们以行动注解—— “无私无畏,忘我无我,利他利国,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 日记记载,“六五”“七五”期间,曲周改土治碱的经验已推广至整个黄淮海地区,国家把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工程列为“001”号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冀、豫、鲁、苏、皖五省12个县建立了12个国家级不同类型的综合治理开发试验区。这12个试验区,如镶嵌在黄淮海平原上的12颗明珠,闪闪发亮,一举扭转了南粮北调的历史。 1993年,喜讯传来,“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誉为农业领域的“两弹一星”! 而这时,本可以功成身退的农大老师们并没有离开。因为,吃不饱饭的问题虽已解决,但新的问题很快出现,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