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浏览器应该谁做主综合施策让网络空间更清朗
时间:2019-06-04 23: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原标题:综合施策,让网络空间更清朗 图为5月13日到5月30日的连续追踪报道。 回 顾 “浏览器主页劫持”现象侵害互联网用户权益多年,如何根治这一网络顽疾,如何消除这种网络技术霸凌现象,还网络空间应有的清朗?通过记者深入调查,本报连续推出跟踪报道。 “我的浏览器应该谁做主?”“本来打算访问A网站,结果打开的却是B网站”……5月13日,本报推出整版报道《上网被“劫持”,问题出在哪儿》,聚焦“浏览器主页劫持”“流量劫持”等互联网技术霸凌现象,深入剖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建议和办法。报道刊发后引发强烈反响,各大网站广泛转载,网民纷纷点赞,多家媒体跟进报道,涉事企业及主管部门都对此作出了回应。 随后,本报又陆续推出多篇追踪报道。这些报道中,有反映网民评论和广大媒体同行跟进报道的内容,如《侵犯网民权益 要下大力整治》《被劫持的不只是浏览器主页——手机APP过度索取权限何时休》《网友热议“浏览器主页劫持”——我的主页我做主》;有主管部门的回应,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业内人士和网友谈“浏览器主页劫持”——加强监管,营造健康网络生态》《中央网信办、工信部重视本报关于“浏览器主页劫持”报道——齐抓共管,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也有涉事企业对“浏览器主页劫持”的直接回应与整改措施内容,如《两家公司主动回应“浏览器主页劫持”问题——从我做起,加强行业自律》《2345网址导航回应“浏览器主页劫持”》;还有行业协会、专家、网民的建言献策,如《打好组合拳,切断黑色产业链》等。 这一组报道聚焦准、跟进快、挖得深,对“浏览器主页劫持”和网络技术霸凌乱象给予了充分的揭示。 “浏览器主页劫持”是广大网民的切肤之痛,报道引发的阅读量、评论量惊人 “浏览器主页劫持”是广大网民切肤之痛,报道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跟进相关报道,在各大新闻网站、新媒体和社交媒体上的阅读量、评论量十分惊人。 据不完全统计,《上网被劫持,问题出在哪儿》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浏览量达到135.7万,网民评论超过1300条;在新浪微博的评论超过1000条。《从我做起,加强行业自律》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网民评论超过1000条…… 截至5月31日13时25分,新浪微博关于“金山毒霸360回应浏览器主页劫持”的话题阅读量达到8749.2万;新浪微博关于“浏览器主页劫持”的话题阅读量达到1745.5万。新浪科技于5月27日在新浪微博发起了调查投票“你遇到过浏览器主页劫持么?” 绝大多数网民对报道充分肯定,称“对浏览器主页劫持现象烦了好多年,终于引起关注和重视了。”在吐槽自己经历的同时,广大网民积极呼吁加强整治和监管,“尊重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给行业和企业提个醒,确实要在优化产品、改善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不少媒体围绕本报报道刊发评论文章。《广州日报》先后刊发《“流量劫持”,谁来解救?》《谁来为APP过度索权“踩刹车”》,指出 “浏览器主页劫持”泛滥成灾,不能让用户自求多福,打击违法行为、规范网络秩序迫在眉睫。《工人日报》刊发《上网被“劫持”?不能让网络“程咬金”为所欲为》,认为治理“流量劫持”要多方配合、协同作战,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经济日报》《南方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先后以《有效遏制浏览器主页劫持行为》《无良企业不该被姑息》《遏制“主页劫持”需要内外兼治》等为题,对“浏览器主页劫持”这一网络顽疾提出批评,指出这些现象依然猖獗,损害广大网民合法权益。解决这一问题,不能指望企业自律,还是得抡起法律的大棒。《科技日报》还根据本报的系列报道刊登漫画“APP过度索取权限何时休”。 在网络媒体方面,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光明网等新闻网站都进行了转载,新浪、网易、澎湃等商业网站也予以转载关注,IT类垂直媒体包括腾讯科技、IT之家、36氪、开源中国、TechWeb均转载相关报道。一些平台网民留言活跃,有些平台还配发短评。比如,“科技观察猿”点评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连续报道,从监管部门、业界到用户,能够达成共识,联手保护用户的权益,用户也会更愿意去使用相关的网络信息产品,这对行业本身也是一种促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