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时间:2019-12-12 19:5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从古至今,阅读都是人类获取知识与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是代际知识传递的重要路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逐渐被切割成碎片,想静下心来进行阅读成为一种奢侈。同时,在信息时代,为了在过量的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又不得不进行阅读。如何克服阅读焦虑,成为现代人面临的现实问题。 形散神聚 避免泛化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通勤、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阅读时间。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抖音小视频,一个个喜马拉雅音频,内容涵盖时政新闻、明星八卦、育儿心得、心灵鸡汤甚至广告软文……从早到晚看微信、刷微博,每天花了大量时间阅读,仿佛天下事十之八九尽在我胸中。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 这一方面与互联网的内容呈现特点有关,跳跃式的非线性阅读,使得人们的思维不断被分散,注意力很难聚焦于某一个主题,阅读变成浏览,知识的获取变成了简单的资讯检索。另一方面,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不少内容生产者热衷于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的爆款文章来吸引眼球,这些内容适合浅阅读,迎合了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却在逐渐退化。 因此,在“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因为没有目的的阅读,就如同没有购买需求的主妇进了大集市,熙熙攘攘,浮光掠影,茫然不知所措。 碎片化时代进行阅读,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内容,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器,才能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环境中,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达到阅读的目的。 日本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原尻淳一曾根据谷歌公司7∶2∶1的投资基准比,从阅读的内容和时间分配上对商务人士知识结构的建构进行了规划:70%的时间阅读专业领域,20%的时间阅读专业领域周边,10%的时间看未知的领域。从“知道分子”到“知识分子”,从泛化阅读到主题化阅读,其实就是在明确了个人知识体系之后,根据体系内各方面的重要程度优化时间和精力分配,采取苦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结果。 此外,为了应对跳跃性的思维过程和欲罢不能的鸡汤消费,读者可能还需要在阅读形式上进行某些妥协,譬如每周抽取一定的时间脱离数字化环境,迫使自己在纸质的印刷文字上深耕。其实,许多图书馆、文化馆、独立书店已经推出了不少读书日、读书月活动,号召人们将深度阅读作为放松身心的方式。 去粕取精 遴选优质内容 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唾手可得,虽不乏有价值的内容,但也存在内容同质化、虚假化、空洞化、观点偏颇等诸多问题,而且信息过量导致甄选的时间成本过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平台提倡优质内容的生产和创作,如腾讯提出的“知识官计划”,其实就是对标优质内容的创作,进行内容生产者的发掘和培育,这和传统出版领域对具有畅销潜质的作者进行开发并无二致。可见,无论阅读的形态如何发展演变,优质内容永远都是稀缺资源,正可谓内容为王。 所谓优质内容,传统意义上指的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被证明对于个人的自我完善起到不可替代作用的那部分知识。比如,在专业学科领域,优质内容指的是因其根源性的影响而被若干代人推崇的经典。 在碎片化时代,优质内容不仅要有一定的认知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使用价值(如专业的内容、核心的知识、具有独立思维的原创性),还应体现为阅读内容、呈现形式以及阅读时间的完美结合,从而匹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正如知识付费的应运而生,本身解决的就是内容的获取和效率问题。 一些平台推出了短时间深度阅读产品,比如各类“一小时系列”电子书、专栏、直播课等,将体系完整的知识或者教程按碎片化阅读时间(比如每天10-30分钟)进行加工,让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得以充分有效利用。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社也将纸媒优质内容向线上迁移、整合,让读者用最便捷的方式学习到有价值的、系统性的知识。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打造的“北大博雅讲坛”APP,以北京大学雄厚的师资资源为依托,兼及海内外各领域权威的专家学者,通过领读、讲座、对谈、互动等方式将优质内容直接呈现给读者,让他们在全新的阅读体验中获得真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