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研究(2)

新闻报道通常被视为一种文化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特色性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标志。2019年1月,《中国日报》英文版公众号上的一则新闻“《啥是佩奇》走红网络”,紧紧围绕国内一个视频《啥是佩奇》而引发全社会的热门讨论,展示了春节对于全世界中华儿女的特殊意义,传达了中国人温暖、团聚的核心价值观,整则英语新闻突出了中国特色的文化观。目前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内容相对多样而全面,已经不再局限于财经和政治领域,开始涵盖更多的文化元素。在新闻节目中,让文化碰撞与解读成为一种习惯,彰显我国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2]这样既能够为观众传达比较独特的观点、特色的内容,又达到了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表达学习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新闻栏目往往表达出不断学习的理念,一方面传达全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内部学习,比如新闻系列节目——习近平的学习时代“领导层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呼吁保护文化遗产,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发展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等;另一方面,我国国际新闻节目陆续与国外的一些优秀的新闻电视媒体或栏目沟通或相互学习,取其精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新闻报道能力,包括处理突发性新闻的报道能力。同时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报道有自身特色的见解,还能够邀请一些世界权威性的专家对一些突发性新闻进行解析。

三、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全球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地域差异的影响

从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角度出发,明显的地域差异造成接收新闻信息的差距。“政府高级官员周五指出,2019年春运预计在下周一到3月1日期间达到29.9亿人次,铁路和航空运输人次显著增长”,不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习俗的外国人看到这则新闻时会大吃一惊,无法理解这29.9亿人次从何而来。因此,地域的不同引起了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同时对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语言表达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讲影响着人们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由地域差异造成的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区别,也让中西方新闻传播的受众在阅读或观看新闻时产生理解障碍。

(二)价值取向的不同

“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圆。”这是BBC纪录片《中国新年》形容春节的一句话。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儒家的集体主义,大多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以“家庭活动”为中心,以“合家团圆”为主题,这是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及其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内向型经济模式决定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信奉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和竞争,更看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因此,我国的英语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的编写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具体不同,势必会给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专业人才的缺失

目前我国跨文化传播新闻类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中文类新闻的人才较多,跨文化传播新闻的人才相对较少,其中英语类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严重不足。因此,我们要对英语新闻人才的培养加大力度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期培养更加国际化、专业化的跨文化传播新闻队伍。目前我国的跨文化新闻报道既需要拥有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还急需在跨文化新闻表达、撰写和翻译方面的综合人才,包括英语新闻的制片人、记者、翻译等。

四、我国新闻的跨文化传播的措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