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做好重大经济主题报道(2)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来自公信力,而公信力则来自对民意的热切回应、对经济社会建设性意见的认真表达。[2]一篇有精神、有思想、有激情,更有正确价值观和使命感,讲究社会效果的报道,自然就会拥有左右舆论的力量,这正是主流媒体自身价值的体现。

国企改革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无疑会有“大渡河”需要强渡,会有“泸定桥”需要飞夺,还有“腊子口”需要突破,如果参与者没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决心”,是不可能取得攻坚战最后胜利的。

《河南日报》国企改革报道把“统一思想认识”作为总开关,鼓舞国资国企战线打好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河南国企改革攻坚战系列观察》是其中的代表作,《奔着问题“啃硬骨”》《“轻装上阵”减负行》《“凤凰涅槃”获重生》《吹响攻坚“冲锋号”》4篇2万字的经济述评,全景式回顾了国企改革“一仗接着一仗打”的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写作手法夹叙夹议,表现方式融媒互动,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提炼了经验启示,颇受读者好评,被政府决策层频频关注,是凸显《河南日报》主流价值的扛鼎之作。

二、深度是根基,提升报道质量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已由稀缺、昂贵变为丰富、廉价。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场域,新闻何以“留痕”?高质量的新闻文本依然是稀缺资源。[3]《河南日报》国企改革报道坚持“深入成就深度”的理念,沟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沟通学术与新闻两个通道,成为政府和公众信任的“第一报道源”。

(一)渠道内容,双项并举

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的话题。无法否认,在今日的传播环境中,单纯依靠渠道,又或是简单看重内容,都无法取得信息传播的先机,唯有二者并重,才能真正赢得受众的青睐。然而,之所以这个话题今天仍在争论,说明“内容”这棵大树撼而不倒。“内容”的权威性非但不应有任何意义上的削弱,反而需要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河南国企改革报道地位的形成与确立,便是证明。比如全省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的报道,记者根据会议精神和会议文件,精心编写了《河南国企改革的路线图》,从“为啥改、怎么改、谁来改”三问国企改革,从国企治理、混改、减负、监管四个方面解读“1+N”政策体系,报纸刊发当天同步制作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四位一体”的新媒体产品,传播后得到100万人次的点击,1979人评论。有的读者说“一文看懂河南国企改革”,有的读者说“原来政策文件也能写得这么好看”。

新闻传播规律作为新闻发散路径和赢得受众的法则,完全不同于新闻报道规律。[4]未来媒介竞争的实质就是渠道的整合力和内容的呈现力之争,任何媒介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流动链条。《河南日报》国企改革报道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引领思想的权威,是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更是“渠道的整合力和内容的呈现力”达到相当高水平的表现。比如《河南国企改革攻坚战系列观察》刊发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平台河南日报客户端、大河客户端、掌中河南客户端、新界客户端以及各媒体官方微博微信等第一时间转发,集团通过“中央厨房”三级生态链进行叠加传播,向全国200多家媒体进行分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央媒相继转发。短短两天时间里,全网总阅读量超过100万人次,覆盖用户1.5亿人次。

(二)理论新闻,优势合一

大凡创新,都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相比于自己的过往,有所创新;二是相比于整个同行,有所创新。后一种创新,因具有拓荒的意义和开先河的性质,极为不易,倘能做到,实属难能可贵。[5]《河南日报》国企改革报道,将理论的严谨与新闻的活泼风格合二为一,带给读者“快捷、深刻、亲近”的阅读体验。

快捷,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与反应。融媒体背景下,要求媒体必须对新闻事件,特别是敏感具有争议性的事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帮助受众对事件进行思考和评价,从而形成一种言论的主基调。

深刻,在受众所感所想基础上再深一层,让受众感觉到报道和自己思考的事情没有差距,同时又由衷感到比自己看得更高更深。充分说明国企改革是有效的、正确的,令人心服口服。

亲近,用网言网语来传递正确的声音。对网络媒体和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式不能照搬传统套路,必须以一种网民容易接受的形式出现,从行文、语言组织到评论形式,都必须贴近网民、考虑网民的感受,那种通篇充斥“必须看到”“我们应当”之类言辞的文章,是不可能受到网民喜爱的。“三煤一钢”改革攻坚纪行报道用了许多化繁为简、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如“刀刃向内的改革,剜的都是自己的肉。”“没有改革,就没有河南能源的‘重生’。”

三、融合是手段,成就报道效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