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趋势是讲述更多有趣的好故事
时间:2019-06-05 09: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在2019年故事驱动大会现场,好故事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本报记者 李婧璇 摄 “随着阅读方式的多样化,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图书生产的质量会变得更加重要。”“了解不同的文化是与它们进行贸易往来的关键,期待更多地了解中国及其亚洲邻居们。”2019年故事驱动大会于5月31日和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的16位国际全媒体领域的领军人物与300余位听众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知识和心得。来北京参加大会的部分国际嘉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纷纷表示,讲述更多有趣的好故事,依然是出版领域及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 出版界竞争更激烈 对质量的要求更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讲述故事和销售故事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读者群可能还会缩减,但我非常肯定的是,阅读这种基础性的文化实践并不会很快消失,至少在未来的几代人那里不会。”在德国苏尔坎普和英泽尔出版社版权部主任诺拉·梅库里奥看来,未来读纸书的读者数量会减少,但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图书生产的质量,都会变得更加重要。“我觉得那些只会囫囵吞下一个故事的人会转向收听广播或者观看视频,而不是花费更多力气去阅读,但是大部分选择图书的读者,为的就是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的特殊体验。” 德国威尔海姆·海纳出版社科幻及玄幻文学编辑塞巴斯蒂安·皮尔灵认为,电子书正以各种格式跟经典的图书幸福地共存。“讲故事还会继续,这一点我非常肯定。不过,这些故事将在哪里以怎样的方式出版,还需拭目以待。”塞巴斯蒂安表示,在未来的某个时机,也许需要更加灵活的方式,以更小的团队在故事讲述者和出版者之间建立更为直接的关系。 德国作家阿福现在也算是中国的一名自媒体网红,最近他一直在忙他的德文新书《老虎爸爸》在德国的宣传工作。“我想通过这本书让我的德国同胞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家庭生活。”谈起他坚持3年多拍的视频,他认为,未来大家会越来越重视高质量、正能量的视频,哗众取宠的内容会很快被淘汰。“我觉得持续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对发展趋势非常重要。” 来自挪威的小说家、剧作家阿澜·卢认为,无论时代怎么变,永远都需要故事和讲故事的人。“最好的故事和讲故事的人总是会找到办法生存下来。”阿澜坦言,今后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出版图书和其他文本变得越来越容易,由此将涌现出一大批作家,“就像森林低处的灌木丛只有一部分会生长到阳光照射的地方,他们当中也只有一部分人最终会获得名望,但是这片森林底部的生命是如此旺盛,充满了活力。” 出版更多中国科幻文学 提供新鲜中国声音 今年春节,《流浪地球》的火爆在中国刷了一波“科幻热”,一时间,在国内,科幻文学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的科幻文学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了更多关注。 塞巴斯蒂安促成了科幻作家刘慈欣在海纳出版社出版其作品的德语译本,并且编辑了他的作品。“我是在刘慈欣获得雨果奖时注意到他的,雨果奖是科幻文学最有声望的大奖,我在寻求他的出版授权的时候,他的代理们也正在寻找其他市场的出版机会,这是个令人愉快的巧合。” 在塞巴斯蒂安眼里,刘慈欣的作品混合了高概念的文学隐喻和不加掩饰的直白科幻风格,相当引人入胜。“我有好几年都没有读到这样的作品了。另外,看到刘慈欣为国外读者打开了通往中国科幻的大门,也是让人兴奋的。之后,我们逐渐了解和出版陈楸帆、夏笳、宝树等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为德国提供更多年轻而新鲜的中国声音。” 塞巴斯蒂安表示:“科幻小说越来越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围绕在我们周边的大部分技术在逐渐‘远离’我们,我们都有智能手机,却不会修理它。我们不再能够了解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只会使用它们——这有一种接近虚构的感觉。”作为一位有经验的编辑和获奖科幻作家,塞巴斯蒂安花费了两年时间写《禁止回忆的星球》,最初的灵感来自他读到的一封信,“这封信的作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抵抗运动斗士、神学家迪特里希·朋霍费尔,他在信里提到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在一个没有任何宗教的世界里,信仰、记忆和怀疑看上去会是怎样的?我就是想通过一部反乌托邦小说来探讨这个问题”。 中外出版合作不断加强 国际社会想更多了解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