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合作写作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初探(2)

对合作完成的新闻作品的成绩评定,笔者采用差异性的评定办法,即赋予学生的参与度与贡献率以最大的权重,占比为50%。最终的新闻成品成绩比重占40%,平时的考勤占10%。此举是为了促使学生加大对写作过程的投入。学生基本上肯定了这一做法,认为这样的评分方式较为科学,也比传统的评分方式更加公正。例如,优等生组与中等生组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有针对性的评分方式更加公正,可以减少小组中搭便车的行为”,“如果有些学生想偷懒,而我们又不便指出这种懒惰的行为……如果教师最后只是给出一个总体成绩,那么对做出较多投入的学生不公正”。笔者还发现,后进生小组虽然也对这种评分法给予正面的评价,但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限,每个成员在合作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这难免影响最终的成绩”。

3.成员互动有助于拓展思路

拓展思路主要体现在研究环节。由于学生尚未接受研究方法训练,在研究阶段,学生对很多涌现的新问题表现得无所适从。针对该写作议题,有学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每个人都不是百科全书。小组内的头脑风暴的确让我长见识”。但后进生小组对拓展思路的评价不以为然。一名后进生这样认为,“我自己对研究的问题知道得很少,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我感觉非常吃力,需要恶补很多知识”。显然,拓展思路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所能够产生的效果是非常不对等的。

4.总体评价

总的来说,学习能力不同的写作小组对合作新闻学习给予较为正面的评价。优等生与中等生小组充分肯定合作新闻学习的效果。他们认为小组成员可以充分地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争论。为了实现最初设定的写作目标,大家彼此能够进行充分的合作。他们还认为,合作新闻写作非常接近真实的工作场景,有利于他们将来快速适应职场环境。后进生对合作新闻写作正面评价的内容显然要空洞许多。虽然他们也承认合作写作总比一个人单独应对写作能够给予更多心理上的支持,但受制于有限的知识储备以及不足的学习动力等因素,后进生从合作学习法中获益不多。

访谈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沉默螺旋”效应

其实,只要存在集体合作,“沉默螺旋”的效应便很有可能出现。这一现象在优等生组以及中等生组表现极为明显。一名来自优等生组的学生这样评论,“我们经常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争论。一名同学对我们争论的问题总是显得欲言又止。虽然我们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但她总是欲言又止,可能是个性原因吧”。

2.意见冲突

对合作学习者来说,成员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出现的分歧。从笔者的研究对象来看,当小组成员之间因意见分歧出现僵持局面时,他们采取向任课教师请教的方式加以解决。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选取的三个写作小组做访谈分析,本研究认为,合作式新闻写作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填鸭式”教学所产生的问题。该方法强调模拟真实的写作环境,长期接受这种教学法训练的学生将来势必可以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

但是,实际的写作情境千差万别,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更有学者提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媒体从业者对信息的挖掘方式,[2]施教者应该尝试构建大数据与新闻写作有机结合的模式,使大数据服务于合作写作行为。

(本文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5—2018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资助项目“外语院校新闻与公共关系专业写作教学法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希光,孙静惟,王晶.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6-9.

[2]沈浩,元方.大数据时代的自动化新闻写作的历史、实践与未来[J].新闻爱好者,2017(4):19-24.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