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走进兰考》:新语境下官方纪录片的一次风格探索(3)

故事化是新闻专题类影视作品常用的表现手法,近年来一些大热的独立纪录片在此基础上加重了故事的使用比例及技巧,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极地》等,将解说尽量裁减,使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把一个又一个单元故事按照情节逻辑或情绪逻辑的方式交叉组接,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剧情化倾向,类似于“真实题材电影”。

在《走进兰考》中,可以看到创作者对“剧情化”表现手法的借鉴,片中的故事比例是很大的,故事与故事之间排序组接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而且观众看不到对当事人的采访,只有少量解说,其余则用进行时的方式,靠人物自然放松的行为对话完成故事的推进。对于已经发生的过去时的内容,《走进兰考》也没有用“闪回”等方式直白地进行回顾,而是引入了情节,在当下的故事化进展中触摸往事。比如,第三集《车站》中,要完成对新旧兰考火车站的对比,这里借用了火车站退休副站长卜刚的语言,在他带孙子去看新火车站的过程中,用娓娓的讲述完成了时空交错的对比,而不是传统的政论片通常采用的采访当事人和使用资料进行回顾。在这部纪录片中,拍摄者是完全隐去的,没有提问、没有引导,或者说看不出引导,“像墙上的一只苍蝇,默默地观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让片中人维持自己的生活”。[3]这样可以使被拍摄者尽可能地忘记摄像机的存在,呈现出最自然放松的状态。

同时,这部纪录片对声音与过程的记录也是可圈可点的。声音是纪录片的重要表现符号,“声音的真实记录是纪录片的通约性原则”。[4]但在以往的创作实践中,多数官方作品对声音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当然,也可能是驾驭能力的缺失,导致如果前期素材不足,或者要抓的“点”没有捕捉到,创作者就会增加解说来补充说明情况,但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依旧是一种主观观念的灌输,是对纪录片客观性的破坏,且用解说补充的内容自然不及现场捕捉的内容更具说服力。我们看到,在《走进兰考》中,导演毫不吝惜地给予了大量的时间和镜头去记录人物故事,收入人物对话,反映人物情绪,比如《车站》中,观光小火车的女司机张贝贝抱着幼子远眺黄河,此段时间较长,且两人的对话显得散漫零碎,与主题无关,但恰是这种“放空式”声音的收入,不仅突出了真实感,还带出了一种贾樟柯式电影的温暖基调,刻画出小人物内心深处对土地、对母亲河黄河的深厚情感,这种不吝笔墨的方式是值得称道的。

六、结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文化强国,但从当代文化传播的效果来看,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国际上获得的实际影响力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宣教味道和政治色彩过浓,是国际国内业界学界普遍认为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这种思维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固化,对文化艺术的创新力造成较大的破坏。可喜的是,人们正在对这种僵化进行反思,包括央视在内出品的许多官方作品,正在朝着更高的思想性、更活泼的表达形式方面做出努力,纪录片正是体现这种创新的大热领域。因此,从成片效果看,虽然《走进兰考》还存在若干问题,比如未考虑各分集之间风格体量的均衡、人物故事的进一步提纯等。但总体上,作为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文化重点项目,《走进兰考》与以往官方出品的作品相比,已经在创作风格上做出了重要探索,播出后三天,“节目在新媒体端点击量超过1.6亿,百度相关搜索量达128万”。[5]这来源于创作理念的革新与进步,体现出对当下受众文化心理需求的呼应。在智能化媒体时代,泛娱乐化倾向不断消解着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一些清醒的人们更盼望有品质有态度的优质文化产品出现,来重塑并引导社会的文化观。作为官方出品的主流价值观作品来说,应该进一步审时度势,回归本心,用更真诚的态度和更平实的视角去做好表达,毕竟,反映真实的客观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反思过去、迎接未来,这也是很多文化产品创作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克劳斯·克莱梅尔.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惑[M]//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03.

[2]何萍.只有这个现实世界的某个故事才是真实意义上的纪录片电影[J].现代视听,2018(9):61-63.

[3]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纪录片导演要做一只墙上的苍蝇[EB/OL].https://www.tvsou.com/article/3a6999d3a49a04321543/.

[4]苏陶然.纪录片《轮回》中的符号隐喻研究[J].视听,2018(9):39-40.

[5]王胜昔.从“大”到“美”:纪录片《走进兰考》创新演绎重大主题[N].光明日报,2018-12-31(0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