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北方缺水城市治水兴水新路子(2)
时间:2019-12-13 22: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2016年,将“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纳入市党代会工作报告,2015年~2017年连续三年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以项目启动为难点,项目资金为焦点,示范工程为重点,关键进度为节点、创新探索为亮点,制定了“攻克难点、破解焦点、突出重点、把握节点、培育亮点”的“五点”工作思路,探索具有长春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一轴引领,建立了“全流域、全区域、全方位”的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以伊通河为核心轴,辐射各大支流水系治理,以及湖、泡、塘等独立水体,突破多年来主要在干流城区段做文章的局限。综合水质改善、防洪安全、景观提升、交通完善、产业植入,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实现了源末共治、水岸同治,系统整治,形成了北方寒区城市河流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四位一体,建立“建、管、护、转”治理范式 建,以工程建设为重点,深化“工程生态化及景观化”理念。管,以落实河长制为抓手,创建长春版“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抓节水、保供水、留雨水。护,以加强清洁生产护生态绿色发展,以健全涉水法规护综合治理成效。转,以治为主向“管治保”协同发力转变、由点线突破向多元提升转变、由被动督促向主动作为转变、由生态修复向功能跃升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全民共治转变。 生态优先,充分利用自然之力,修复河湖生态 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生态封育和修复工作,形成了区域生态高地,有效提升了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系治理全过程,变“工程治河”为“生态治河”,充分发挥了城区水系“蓄、滞、调、控、净”的功能。 科技领先,大胆探索北方寒区城市水环境治理关键技术难题 引入先进的治理技术,建设了总设计容量达80万m³的9座地下全封闭式调蓄池,建设了永宁路人工湿地、雪绒花——四化桥氧化塘和兴华岛旁侧循环接触氧化工程,积极探索了城市初期雨水集蓄池、河水人工潜流湿地和氧化塘处理等关键技术,为北方寒区城市水环境治理积累了经验。 多措并举,统筹解决工程建设技术、融资、拆迁困难 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破解融资难题;实行EPC总承包模式,引进央企与本地企业战略合作;航拍实时监控,与政法机关建立日常沟通联系机制,解决了征拆难题。 水城共融,着力在水生态景观建设中融入城市文化底蕴 结合长春市汽车城、电影城、雕塑城等特色,以“三区五岛十园”为载体,将历史和地域文化融入沿河景观,最大程度保护历史遗迹,着力打造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有故事、有文化、有传承的水生态人文景观长廊,呈现长春200余年的城市发展历程,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底蕴的功能场所。 长春市基本水情特殊,水生态环境容量有限。着眼于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大力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全面提升水生态保障能力,既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更是一条根本解决长春市治水难题的必由之路。
图集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