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译”70年:“声”入人心,“译心”不改(3)
时间:2019-12-20 11: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从前谁也没有听说过翻译片,更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搞翻译片。怎么能让中文台词和原片演员的口型一致,就成了第一道要迈过去的坎。 听说,曾经用过一种掐秒表的方法。列宁这段话,用了5秒钟,中文台词也说5秒。可还是不行。我5秒钟能说15个字,可体育解说员能说24个字。 等到我1950年9月进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今天的配音雏形。那就是口型员对着原片的口型,读翻译的剧本。那真是要功夫啊。必须眼快,看着陌生的翻译的剧本,马上和原片速度一样读出来。还要手快,要随手给多出来的字,画上记号。然后念下句,如果下句少三个字,要念“1、2、3”。否则,中文台词跟原片台词的位置就错开了。 所以,孙道临给我起外号,叫“残酷的123”。例如“今天的天气多么好啊,咱们去野餐吧。”前面9个字,后面6个字。可原片是4个字,9个字。我就要念成“今天的天,咱们去野餐吧123”。根据字数可以改成“天多好啊,咱们到郊外去野餐吧”。中文字多的时候,不能把主要意思删掉,需要加字的时候,不能让人觉得累赘。 有一次遇到一句台词——“靴子里有盏灯”。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灯怎么能放在靴子里?靴子会不会翻错?翻译说:“绝对不会错。”直到后来,看到画面中的人从靴子里拿出一把手枪,我们才明白,原来他说的是手枪的牌子。就像我说,“我抽屉里有白猫”,我指的是我抽屉里有白猫牌洗衣粉,而不是有一只活的猫。 由于我们的精工细作,台词与口型丝丝入扣,有一个山东的解放军战士写信来问我:“你们的影片,是按台词修剪过的吗?”我赶快把信拿给翻译们去看:“这是对你们多么高级的赞扬啊。” 老厂长陈叙一为了提高剧本的质量,为了人才能快速成长,订立了一种制度叫“编辑制”。 就是一个年轻翻译翻的剧本,往往派一个有经验的老翻译当剧本编辑。由编辑负责修改剧本,回答导演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小翻译,导演和口型员也会一块参与分析剧情、斟酌台词。有时,你想起一句好词,他受到启发,想起一句更妙的,讨论得热火朝天,甚至忘记了吃午饭。大家都从中得到了提高。这就是我们上译厂的“大学”特有的“课堂”。 记得有一天上午是录日本电影《雾之旗》配音的最后一个班。中午陈厂长要赶着直接从厂里去机场。赵慎之的一场戏要又哭又喊,她被误认为杀人犯。于鼎配检察官,当中插几句话。老赵准备得很充分,可是,老于不是口型不对,就是台词说错。真是急得我“七窍生烟”。一怕老赵这样的激情戏,录多了激情就没了,更怕误了老陈的行程。 下一场戏是毕克和小丁(丁建华)的,主要是毕克。时间已经不允许我像往常那样,听两遍有声,听两遍无声,再录。后来,只给他们听一遍有声,就直接录音。终于,把时间抢回来了。 一名工作人员说:“苏秀啊,你实在把毕克逼得太狠了,给他买一根人参补补吧。” 现在我回忆起来,老于尽管“吃螺蛳”(指说错台词),但配出来的戏还是非常有味儿。现在,老毕、老于、慎之,他们都不在了。我们曾经在一个团队里战斗过的,我所有的兄弟姐妹们,我好想你们呐。 (苏秀 注:作者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第一代配音导演、配音演员,写于2019年11月16日“上译厂70华诞”之际)
图集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