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2019:新热闹与老问题(4)
时间:2019-12-27 10: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在主流戏剧与商业戏剧的不断扩张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实验戏剧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然而有志于此者如林兆华、李六乙、易立明、王翀、赵川、李建军……仍孜孜不倦地做着各种各样的舞台实验,矢志不渝地坚守着这一片艺术净土。 最近几年,易立明在新蝉戏剧中心,以谐笑杂出的冷面滑稽,接连执导了《帝国专列》(剧作:过士行)、《秦国喜剧》(剧作:李静)、《罗慕路斯大帝》(剧作:迪伦马特)等中外喜剧,令人嘻哈倒绝、萤火自照。今年,他终于将酝酿多年的《等待戈多》(剧作:贝克特)搬上舞台。剧情发生的地点从“一条乡间道路”改为遍插十字架的墓地,“上帝”与“死亡”共在,将全剧隐含的哲学背景变成可视的舞台形象,在无处不在的荒诞中,显露出悲剧的底色。 从《美好的一天》《大众力学》,到今年的《人类简史》,李建军和新青年剧团,在这个呼唤英雄的年代,一心一意地在舞台上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形塑普通人的形象。更有实验价值的是,登台者全是没有或极少舞台经验的素人(业余演员)。作为普通人,他们不再是戏剧活动被动的参与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在他们看来,普通人庸常、琐碎的一天生活,对现实生活短暂抽离的扮演与模仿,不一定就缺少意义。 在今年形形色色的实验戏剧中,我特别看中王翀的《茶馆2.0》。《茶馆2.0》虽然全面挪用老舍《茶馆》中的人物关系与台词,却是一出不折不扣的原创剧。王翀将人物改为当代中学生,并用中学生来演中学生,演出地点放在中学的一间普通教室,展现的也是一节自习课的日常情景:学生们或翻阅课本,或交头接耳,或伏案小憩……然而他们嘴里说的全是《茶馆》的台词:维持教室秩序的班长,忙忙碌碌,活似维持茶馆生计的掌柜王利发,时时不忘提醒众人“莫谈国事”;炫耀自己有洋玩意儿的学生,说着刘麻子向松二爷兜售小怀表时说的买卖人的套话;两个戴着袖标的学生纠察,惩罚违规者的狠劲,完全是宋恩子、吴祥子一类老牌侦缉仗势欺人的特务派头……于是,剧中就存在两套编码:一套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现实主义戏剧《茶馆》的符码,一套是当代中学生对老《茶馆》的滑稽模仿。在某种意义上,《茶馆2.0》是对《茶馆》的致敬,也是对《茶馆》的改写。它不可能完全消除《茶馆》的严肃意义,却又挑战传统现实主义戏剧的叙事成规。在《茶馆》严肃面具的背后,站着一群嬉皮笑脸的小鬼,改变人们的观感,并引发对戏剧与生活的重新解释。 今年是话剧世代交替最为明显的一年。老一代戏剧家胡可、田本相、童道明、苏叔阳……先后离世。国家话剧院的核心导演查明哲、王晓鹰均已退休。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艺术总监一职已由林兆华的儿子林熙越接棒。中年一代的导演周可、李伯男、黄盈……逐渐走向前台。 话剧生力未竭。祝愿2020年有一个新的开始。 林克欢,戏剧评论家,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