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友谊徒步,一位英国上院议员的“中国时间”(2)
时间:2020-01-03 21: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跨过老桥,如今的下姜村小河潺潺,一派江南水乡风情,村民将灰瓦白墙的村舍改造成舒适的民宿,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十多年间,村民的年收入从两千元增长到三万多元。“Amazing!(太棒了!)”听说下姜村已经实现全面脱贫,贝茨不禁赞叹。 徒步之旅的第17天,贝茨一行人沿着永康河畔的绿林小径往缙云走。途经一座有300年历史的廊桥时,忽然下起倾盆大雨。贝茨夫妇和志愿者一起,躲到桥上避雨。桥头喝茶打牌、聊天唱歌、自得其乐的当地居民吸引了贝茨的注意。他把登山杖拄在身前,歪着头听几位老伯坐在竹椅上拉二胡。 贝茨对这场意外降临的大雨颇为感激,“想象一下,要是没有下雨,我们错过了这里,该有多可惜啊。”在当天的徒步日记中,贝茨对这座古廊桥着墨不少,“我发现其实这座廊桥不仅沟通了两岸,它还承载了永康独特的社会文化。”他写道。 贝茨在随身的小包里装着笔和本子,以便随时记录当日所见所感。每走完一天,他都要完成一篇徒步日记,他用英文写,再交给志愿者译成中文。双语版的日记经雪琳校对把关之后,一起发表在他们的社交账号上。日记格式统一,文前注明今日里程、累计里程、当日和累计募捐数额,文末附上捐款通道二维码——这是贝茨夫妇历次徒步的惯例。 贝茨有自己的写作习惯。他喜欢在日记的开头,加上一段“名人名言”,大多是英国作家、学者著作中的“金句”,也有孔子、老子等中国先哲的语录。在他脑海里,仿佛也有一道桥,把他看到的中国和他熟悉的文化联结在一起。 安华老街古色古香的风景,让他想起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德;大炭炉里喷香的手工烤饼,在他看来就是“中国比萨饼”;参观横店影视城的那天,他在日记里引用了莎士比亚名著《皆大欢喜》里的台词,“大千世界是个舞台,所有男女不外都是演员……” 而此前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参观时,面对一条摆满塑料圣诞树的通道,贝茨想起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球范围内超过80%的圣诞装饰品都来自义乌,“专业化、自由贸易、企业、竞争、创新都是创造财富的手段……如果你对此表示怀疑,那就来义乌国际商贸城,顺便看看《国富论》吧。”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始发口岸,义乌带给贝茨的思考不止于此。2017年,雪琳曾见证过中欧班列从义乌出发抵达伦敦的盛况——全程一万两千公里,历时19个日夜,比海运集装箱快了整整两个星期。 这一次,从终点来到起点,亲眼目睹了义新欧班列的装载过程,贝茨夫妇的感慨更多。“中国向世界证明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贝茨觉得,“一带一路”倡议和他们“为友谊徒步”的理想,有着共通之处——“二者都在寻找拉近人们距离的方式,想方设法建立文化的桥梁。” 惊喜和礼物 善良慷慨,是贝茨对“娘家人”的总体印象。从杭州到温州,夫妻俩收到各种充满巧思和特色的礼物 “旅途中那些意想不到的时刻,才是我们热爱徒步的原因。”《之江故事》的旁白,也是贝茨夫妇真实的心情写照——每次踏上徒步之旅,他们总会遇到惊喜。 2015年从北京天坛出发时,来送他们的足有上百人,热情的中国人不仅准备了鲜花,还在贝茨的帆布包上挂了一串保平安的铃铛。2017年,贝茨选择留在家乡徒步,从伦敦出发时,他特意把那串铃铛挂在了随身的小包上。 今年的浙江之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惊喜。《之江故事》的开头,贝茨站在雪琳的母校浙江大学门前,面对镜头微笑着说:“我们从未经历过比这更好的徒步启动仪式,我想,它为整个旅程定下了基调。” 来自杭州弯湾托管中心的少年带来了这场“最好的”启动仪式。弯湾托管中心是一家专门为16岁以上的唐氏综合征患者提供帮助的特殊教育机构。为了在仪式上演奏非洲鼓,弯湾的孩子们卖力地排练了很久。 启程仪式现场,贝茨和雪琳也加入了表演。和着轻快的鼓点,他们一边摇晃着沙锤,一边舞蹈;孩子们笑,他们也笑。除了节目,孩子们还准备了一幅描绘贝茨夫妇徒步之旅的蜡笔画,作为礼物送给他们。仪式结束,贝茨和雪琳牵着孩子们的手走完了旅途最初的一公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