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网络传播中“杠精”的表现与成因(2)

“反沉默螺旋”奏效的主观条件在于“少数派”具有主体意识且在所讨论的议题中坚持主见,不轻易把媒介意见视为真理。正如前文提到的“中坚分子”,“杠精”符合“中坚分子”的特性,在议程讨论阶段,即使和别人的意见对抗,“杠精”也不会对自己原有的意见产生怀疑。由此,“杠精”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其个体心理特性,下面根据“反沉默螺旋”两种路径划分,对“杠精”个体心理进行探析。

1.非理性“杠精”心理

网络环境中的非理性“杠精”存在强烈的叛逆心理。所谓叛逆心理指的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由个体独立意识过强或自我意识过剩所引起。非理性“杠精”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他们抒发观点不是抱着求同存异的积极心态,而是为了强调主体意识或宣泄过剩的自我情绪。对于非理性“杠精”来说,自己才是主体,其他人都是客体,他们沟通的目的并不在于说服别人,而是要享受这种站在更高层次的单项表达所带来的快感和优越感。[3]另外,非理性“杠精”会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转移到网络中,将抬杠视作一种宣泄负面情绪的渠道。

2.理性“杠精”心理

理性“杠精”存在很强的反叛精神,他们在网络中的对抗性表达是对“制造同意”的反击。所谓“制造同意”指的是在一些专制国家中,独裁者用说服等非暴力手段来使臣民同意并服从他的一切决定。在网络中不乏类似“制造同意”的现象,如“意见领袖”在发表观点时,无论对错与否,都会有大批“粉丝”力挺。理性“杠精”会对网络中的“制造同意”进行反击,他们以求是为目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公意”对抗并有一套合理的论证逻辑为自己辩护。同时,理性“杠精”的存在也让“反沉默螺旋”现象更容易出现,公众对“少数派”的正确观点进行理性思考后,意见气候会出现反转,“少数派”便会“反旋”而上,形成“反沉默螺旋”现象。

【1】【2】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