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财经要闻 >

新中国70年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性成就与经验(3)

  经过70年工业化进程步入工业化后期并即将全面实现工业化,新中国的工业化速度是令人惊叹的。一个大国要从工业化初期步入到工业化后期,即使获得成功也往往需要上百年时间,考虑到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实际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初期到后期仅经历了40年左右时间。虽然一般而言,后发国家在追赶实现工业化进程中一般都会在工业化中期有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但能够保持40年接近两位数增长的大的经济体,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这种辉煌的历史成就无疑是值得骄傲的。

  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化阶段的飞跃,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当代人见证了一个千年文明古国是如何发展成为世界性工业大国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口为5.42亿,其中农业人口有4.84亿,当时农业和传统手工业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接近90%,人均国民收入不足印度的一半,也远低于亚洲平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份额可以忽略不计,当时的基本国情就是“一穷二白”落后的农业大国。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产出国,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超过90%,主要工农产品产量大都居世界前列,粮食、油料、肉类、原煤、水泥、粗钢、钢材和发电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可以说,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与第一工业大国地位相匹配,2013年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如果综合考虑到产业规模大小和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可以将一个大国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随着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在本世纪初就已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转变,但大而不强,现在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因此,中国的最大国情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之所以可以用世界工业大国来概括中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国情,还有两方面重要原因。一是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是这个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使得中国产业具备了最完善的配套能力,保证中国经济在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冲击下仍能够保持巨大韧性。二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发展。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中国制造”的身影,2010年以后中国就已成为世界产出第一的制造大国。根据联合国数据,到201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0798.95亿美元,占世界比重达到24.5%,比世界第二位的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多出了近万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和第三位日本制造业增加值的总和。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两个多世纪的迁移,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无疑已转移到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这是对中国这个当今世界工业大国国情最好的描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的最好概括。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70年工业化进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中国70年的工业化进程,集曲折的过程和辉煌的成就于一身,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从哲学层面看,新中国成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本经验在于遵循了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讲,就是遵循了一个大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共性规律,同时又尊重了自己的独特国情,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工业化道路,最终探索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