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新闻快闪在主题主线报道中的创新实践(2)

热烈感:要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观众回应的热烈度,就是我们主题表达的有效度,尽量打破舞台感,打破表演者与观众的隔阂,这样有利于氛围的提升。

惊喜感:好的快闪影片在人物出场、情节推进上要设置悬念,通过镜头表达,让观众一步步感受到惊喜,形成期待。

层次感:好的快闪影片要有情绪和节奏的变化。观众由少到多,反应由观望到跟唱,情绪由惊奇到惊喜再到感动,最终点燃全场。节奏上要有留白,给观众的感受留有空间。

在前门快闪的方案设计方面,我们围绕快闪的本质,力求在反差中捕捉惊奇。前门是一个“老市井”概念,当循规蹈矩的旧时光遇到独出心裁的快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环境的反差。我们设计在这个环境里注入主题曲元素,这个元素是多元的,包括歌唱、乐器演奏,每一个点都可能开启一段小惊奇,对游客形成冲击。如果说惊奇是主线,过往游客始惊—次醉—终狂,可谓快闪的三个层次,也是我们要在片子里看到的情绪延伸。

此外,艺术性与新闻性的结合也在设计中。演出一结束观众的反应如何,尤其在国庆节这天,参与快闪活动后的感触,都是很好的新闻性元素。在方案中,设置了对快闪活动结束后游客第一时间的反应以及对祖国情感的采访,人群力求兼顾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放在正片结尾,形成对主题的一个升华。

快闪现场需要快速捕捉各方反应镜头,机位安排尤为重要。“前门快闪”安排了20路摄像加入拍摄,提前安排摄制点位。我们的编导提前拉出镜头脚本,去现场考察高点机位的架设并与摄像一起讨论拍摄细节,连续蹲点,现场补充、调整拍摄脚本细节。提前设计、事先准备,为我们活动当天的拍摄提供了有力保障,取得了预期效果,因此在“桂林快闪”中我们采用的也是这种方式。

三、具体实施:点面结合,多措并举

《我和我的祖国》新闻快闪每一集都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在“桂林快闪”的拍摄制作中我们就紧紧围绕绿色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将桂林山水、鸬鹚捕鱼等这些元素融入到整个节目中。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快闪中也要带有少数民族特色。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元素融入到报道中是非常有难度的,因此合理安排非常重要,下面是我们的经验。

主角: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对快闪影片来说,观众才是真正的主角,而表演者只是用于串联的线索。在桂林快闪活动中我们没有邀请特别大牌的明星,而是邀请了具有桂林地域符号的、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以及几位少数民族歌唱演员和劳动模范。她们非常具有地域特点,更能让现场的观众成为主角。

参演群众:参演群众人数不宜过多,但是需要安插在重要位置上。我们的参演群众主要选了学生、少数民族乐手等,主要起到一个带入的作用。真实观众的反应,绝大多数是惊奇和手机拍摄,我们的参演群众需要带动大家一起跟唱,因此参演群众需要提前熟悉曲目,能够完整跟唱并在现场热情参与。

服装:少数民族演员、音乐演奏者都身着民族服装,而其他演员没有刻意要求,主要也是为了能够让观看的群众减少距离感,更真切地感受到快闪活动的现场氛围。

现场拍摄:我们组织的快闪,规模相对较大,因此共设置了 20个机位,其中很多是游动机,用于捕捉现场观众的反应。同时在拍摄中,镜头要表达聚集感,营造惊喜感,例如,要给出观众的聚集和流动,抓住观众寻找声音的反应等。当然,要想达到最好的效果,提前预演是必不可少的,正式拍摄之前我们进行了20多场次的彩排和演练,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现场采访:要想抓住现场最真挚热烈的情感,现场采访需要在歌曲部分结束后立刻进行,以保证受访者仍处在“激动”状态。同时采访的内容要保有一定的毛边感,语言不要太精致,采访群众演员时,要避免“有备而来”的痕迹。在桂林快闪现场我们先后采访了几十位游客和各行业人士,为“快闪”末尾的一分钟海采内容打下坚实基础。所有的被采访者无不心潮澎湃,有的甚至热泪盈眶,纷纷表达对祖国的浓浓爱意,以及对祖国越来越强大的骄傲和自豪。一名小学生真情告白“祖国这么强大,这么爱我们,不努力学习就对不起祖国”,一群来自河北的自驾游客,面对镜头,难掩内心的激动,满含热泪地喊出“爱国,爱家,爱桂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