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名额炒到30万 深圳“网红”新盘再曝乱象如何解?(2)
时间:2020-11-22 11: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比如,8月底推出的位于宝安区的招商臻府,认购期间仅去化五成,至今还有十几套未卖出。其均价8万多,与周边二手房价格相差无几,甚至略高一些,加上其位于宝安老城区,地段优势并不明显,因此该楼盘并没有太高的热度,“限价效应”就没有出现。 不难发现,一二手房价格倒挂较为严重的楼盘一般出现在周边二手房价格较高,地段优势明显,且有一定升值潜力的地方,而这种地方的“炒风”相当明显。因此,有不少业内人士提出,这种地方是否应该“限价”值得斟酌。 开发商力补利润缺口 “限价”给投资者带来了套利空间,却让开发商有点难堪。“我们拿地8万/平方米,政府限价12万/平米,可是我们都是精装修,容积率也低,确实利润不大的。”近期正在深圳开发一住宅项目的国内某中型地产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据记者调查了解,在地产商利润受“限价”挤压的背景下,出现了开发商变相提高销售价格,或者提前回笼资金的现象。王女士近期在留意位于深圳前海自贸区内的一个新房项目,虽然网传均价10万/平方米左右,但当王女士致电代理的中介时,却被告知要在此基础上交付1万/平方米左右的装修费用,还要一次性给150万的喝茶费。“那里是毛胚交房,还不能我们自己装修,各种费用加起来就很高了,我们就不考虑了。”王女士说。 此外,还有开发商想尽办法尽快回笼资金。“这个楼盘优先一次性付款的客户,按揭的客户可能要在后面排队。”同样位于前海一准备入市的新盘,附近中介人士告诉记者。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曾向一名接近开发商的人士打听,对方询问自己“能否一次性付款,如果能就更好。” 将楼盘中的一栋楼打包出售给投资公司,从而回笼部分资金,也是开发商的一个手法。记者了解到,位于深圳蛇口的一个拟入市新盘,其中有一栋楼已被一投资公司买下,并让中介代理出售。一代理的中介告诉记者:“首付要八成,可以提前选房,价格是低于开盘价的。”但近期记者再去致电该楼盘时却被告知,该楼盘的住宅部分先不卖了,先卖公寓,“开发商估计还在博弈价格,先放着等等。”上述中介人士揣测。 “限价”备受争议,应区分“三类住宅” 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对部分新房实行“限价”的结果是:大量投资者的涌入给真正需要购房的“刚需”群体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从而挤压了“刚需”上车的机会,更让这些新房沦为投资者造富运动中的金融工具。 “过去深圳的保障房已经完成了对低收入人群的应保尽保的责任,目前也大力建设人才安居房来满足人才居住需求,但实际上户籍人口正在增加,这部分增加并不一定满足人才的条件,但却有很大的购房需求,政府需要着力解决这部分人群的问题。”回顾过去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新房“限价”的初衷是保障“刚需”。 但是金心异认为,当前新房“限价”之所以出现了种种乱象,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厘清需要“限价”的对象是谁?金心异将深圳的住房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府提供的政策性住房,另一类是具有金融属性的商品房,再一类是介乎于前两者的普通住房,这类住房是专门提供给既无法申请政策性住房,又无法购买具有金融属性商品房的人群,这类人群就是上述所说的“刚需”。 为何说有一类房子具有金融属性?金心异进一步阐述,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是全国性的金融中心,这样的城市定位和功能,使其房地产市场不可避免的具备很强的金融投资品属性。但同时需要看到的是,住房又是一个公共消费产品,政府需要兼顾住房的公共属性,因此出现了第三类介乎于金融属性住房和政策性住房之间的一类住房形态,即俗称的“刚需盘”。 “由于政府没有很好的区分这三类住房,特别是没有对后两类住房进行区分,使具有金融投资属性的房子渗透到普通的‘刚需盘’中,带动价格的上涨,所以刚需难以买得起房。”金心异说,如果不进行明确区分,中间阶层的刚需在深圳或将永远买不起房,即使勉强够得着,也会让其生活陷入很大的困境,而这是政府在履行公共职能上的缺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