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财经要闻 >

长三角见证高质量许丹睿发展:勇立潮头再争先(5)

今年3月26日,国际原油期货有了“上海价格”。今日的长三角,依托国家大力支持和自身综合实力,一批世界级的“总部基地”“价格指数”“平台经济”接踵亮相,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已见雏形。

“长三角区域依托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等为代表的全球性平台和标准,可积极参与和倡导国际规则制定,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邹磊表示。

机不可失!

“抓不住是历史性遗憾,抓住了就是跨越的跳板!”江苏南通市市长徐惠民的这句话很有代表性。在长三角,格外珍视新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继续发挥创新优势,长三角补齐质量短板,奋勇争先。

在上海浦东,ARJ21新支线飞机实现批量生产,首个多靶抗阿尔茨海默症中国原创新药通过临床三期;在江苏徐州,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把“城市之废”变成“城市之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闯出新路;在安徽铜陵,创新因子拭去铜产业的“锈迹”,“十一五”以来,污染排放减少一半,产值翻了一番……

长三角经济体量已超过GDP排名世界第五的英国。“个头”不减,“体质”变壮,就要让“弱”的“强”起来,“虚”的“实”起来。国家最缺什么,长三角就提供什么;国家急需什么,长三角就攻克什么。

继续增强制度优势,长三角破除效率梗阻,握指成拳。

即便走在前列,长三角依然存在“洼地”,留有“围墙”,如何互补互通,让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新动能星火燎原?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成立,使一体化发展有了制度保障:边界道路加紧联通,基础设施不留“断头”;边界污水联合治理,环境保护消灭“死角”;营业执照异地办理,要素流通打通“堵点”;科创实施战略联盟,产业协同不打“乱仗”……

围绕“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三省一市把各自优势变成共同优势,“1+1+1+1>4”正从口号变为现实。不少企业感慨:“很多事情以前不会做、不易做、不敢做,现在都开始做起来了!”

继续积蓄人才优势,长三角促进动力变革,快马加鞭。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10分钟的工序现在只要18秒钟;产自新西兰的巴氏牛奶,周一挤奶,周二到港,周三就能摆上餐桌……行走长三角,效率的时钟滴答作响。

从2012年开始,中国劳动力人口每年减少200万左右,但经济要增长,工资要增长,长三角的“快”,更要靠“智力”。

浙江把“人才强省”列为全省战略,省委书记亲自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把手”主抓“第一资源”;安徽“挤”出9万多个空编,创造性地建立起“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为“引智”扫清路障。

“不能被改革推着走,要推着改革往前走。”长三角人不断攻坚克难,凭的就是这股子精气神!

在上海,干部们提起改革,奋勇争先:“限制无处不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在江苏,一位干部的政绩观令人称道:“‘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境界,但我们也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大家都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业。”

在浙江,16年前“八八战略”提出以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几代人在之江大地续写新的辉煌。

在安徽,干部们说起发展,责任感沉甸甸:“错过高质量发展这趟时代列车,我们将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不起子孙后人!”

走进新时代,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的长三角,已经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高质量发展的大考需要久久为功,长三角人仍在你追我赶,奋力前行!

(本报记者王慧敏、田俊荣、武卫政、赵永平、高云才、余建斌、刘毅、曲哲涵、许志峰、陆娅楠、冯华、吴秋余、刘志强、林丽鹂、王珂、王浩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09日 01 版)

(责编:罗知之、庄红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