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风味原产地》版权卖台湾翠青奈飞针对海外观众调整解说词(2)

  对于当地美食的选择上,“猎奇”和“熟悉度”是否是片中所参照的两个坐标?对此,李洁表示,在选题策划阶段,“不把猎奇作为食物选择的标准”是非常明确的一个要求。尽管有些食物有巨大的陌生感,但选择它的出发点都与“猎奇”无关。

  李洁说,云南的食物和食俗,或与内地类似,或大相径庭,其实都是在当地寻常朴素、代代相传的,是人类与自然共处的结果。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是与《风味原产地》到底想让观众看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有关系。“云南系列,我们选择食物最重要的考虑是‘在地性’,主要有以下四个维度:食物风味、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和生活智慧。”

  喃撇、酸水果

  片中第一集出现的“喃撇”是云南独特凉菜之一:主食材和新鲜香草,用舂捣合在一起,做出来的任何凉菜都能叫“喃撇”。酸水果也是独具云南特色的食材,百香果、绿皮橙、酸多依、小青柠、酸木瓜,都是酸味透骨,却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因为地理、气候和历史的原因,云南人产生了吃酸的偏好,于是,各种各样的美食应运而生,比如片中展现的酸多依洱海白虾,景颇鬼鸡,酸木瓜鱼等。

  “喃撇”“酸水果”算是片中相对“另类”的美食代表,李洁介绍,节目策划之初,团队在大量的阅读和调研中整理了一个云南食物的大框架,里面大概有30多种食物(食材),包括了目前呈现的大部分食物。调研中,团队发现云南地区有用果酸烹饪调味的传统,青柠、酸多衣、酸木瓜是云南比较有代表性的,但单独成篇都比较单薄,所以用“酸水果”这个概念,是找到多种食物的共性。“喃撇”则是《风味原产地》的顾问敢于胡乱老师建议的。最早节目组想做西双版纳地区的“喃咪”,与喃撇比较类似,酱料配上蔬菜,相当于蔬菜蘸酱的吃法。顾问老师给了节目组更好的选择,云南西南部多个少数民族重要的烹饪方法“舂捣”,也由此带出了“喃撇”。虽然“喃撇”相对“喃咪”更陌生一些,“希望能让大家知道更多的云南风味”。

  饵、火腿

  “饵”是云南特色美食之一。片中,既有对“饵”诱人的香气展现:白色的饵块不断膨胀,直到两面焦黄内里柔软,甜、香、糯,一应俱全。同时也展示出“饵”的制作过程:先从泡米开始,两个小时的浸泡,让大米吸足水分,隔水蒸四十分钟,才能完成原料的准备,五分钟持续揉压,再架上灶台,在蒸汽中静静等待。接下来则是制饵的重头戏——舂制。一钵揉好的米团,倒进碓窝,伴随着每一次踏脚与抬脚,每秒完成一次冲打,饵块也渐渐成型。无论是原始的手工配合还是如今更为广泛应用的机器制作,云南人对饵的热爱始终如一。

  从片中可以看出,“饵”更为详细地从大米、制作方式等食材源头开始叙事,相对更加“技术派”,而非像通常美食纪录片一样从讲述主人公的故事入手。对此李洁表示,每一集的内容层次都是根据本集食物或者食材而定的。“在食物链条的全流程中,我们会选择对风味影响最大、最关键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进行拍摄。全中国那么多大米制品,云南的饵正是在加工制作中方法不同,才拥有了独特的口感,所以选择了制作环节作为重点。节目中,我们也会注意区别不同制作方式对饵最后的口感带来的细微不同。”

  除“饵”之外,火腿也是云南著名的美食。在云南,倒挂的火腿是最美味的风景线。一条条红粉相间、带着大理石般纹理的云腿,不同的山头会诞生出不同的味道。较“喃撇”“酸水果”而言,拍摄“饵”“火腿”更为大众化的美食,在李洁看来,像是拍摄“熟悉的陌生人”,从熟悉的食物中尽可能找到陌生化的信息,比如饵的密度高,是大米制品中的“压缩饼干”,吃法上对非云南的观众来说也有新鲜的呈现。火腿里,云南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火腿储藏处理的不同方式,以及导致的最终不同火腿风味的区别,对于火腿成熟程度的不同检验方法,都是以前的节目中没有出现的。

  【主创答疑】

  新京报:和《风味人间》《舌尖》等相比,《风味原产地》最大特点在哪里?

  李洁:首先,《风味原产地》尽管短小轻巧,但仍然是一个比较完整、讲求科学严谨的美食节目。相比《风味人间》,《风味原产地》中,食物是唯一的焦点。虽然每一集只有10分钟左右,但对同一种食物,或者食材的呈现更丰富,层次也更立体。与《风味人间》不同,《风味原产地》从策划之初,我们就很明确,这个系列不用更宏大的视角去寻找在不同时空中食物的流变,不去承载更厚重的主题。我们要做的,就是筛选具有地域特色的食材、食物和风味,充分展示美味所在,寻找风味形成的原因和秘密。

  新京报:从片子的调研到拍摄上,《风味原产地》和《风味人间》等美食纪录片有什么不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