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2019年中国传播学论坛暨“文明融合、生活变迁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雄安新区举行(2)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会长喻国明教授以《5G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系统重构》为题发表了演讲,着重分析了技术逻辑主导下传播要素的全面变革。喻国明教授认为,5G技术属于革命性技术,是对信息网络所链接的所有关系的重组。5G技术正在具体的传播学研究领域改变着“媒介、传播者、内容、受众”这四大要素的内涵和外延。

喻国明教授提出“算法即媒介”的观点,认为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的内外因素的深度链接与“跨界整合”,也必然带来对于媒介自身定义的改变。视频开始逐渐介入社会影响力的中心,以视频为代表的非逻辑方式或成主要社会表达。喻国明教授指出,未来传播学体系的基本学术架构应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技术对传播的规定即“电信传播学”。在电信传播的基础上,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沟通媒介,用各种媒介符号进行相应表达,表达中就含有“场景”这个未来最为重要的概念,由此提出未来传播学发展的第二层次,即“符号传播学”。第三层次为“人际传播学”,在广义的人际传播学之上还有第四层次,即“人机传播学”。传播过程所联结的要素、资源越来越多,它所涉及的领域以及相应的规律机制就越来越多,所以需要多学科之间的共同协同来完成问题的解读与解决。

图为张昆教授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张昆教授以《关于寰球民意指数的几点思考》为题,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寰球民调、寰球民意的内涵、如何实施寰球民调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四个方面展开演讲。张昆教授指出,在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背景下,国家的行为往往由民意来决定,民意影响到国际关系,国家之间的博弈不仅仅取决于物质力量,而且取决于民意。通过科学调查,掌握第一手民意数据,有利于为政治战略决策提供服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会成为国家的外交、国际政治、文化交流、商业贸易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图为邵培仁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教授做了题为《中国阅兵: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媒介景观》的演讲。他提出,阅兵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公开传播。中国阅兵是一种具有浓厚的“非战”和“止战”意味的和平传播。中国阅兵也是一种著微结合、张驰有度、刚柔相济的智慧传播。阅兵传播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媒介尺度两端互动关系的关节点和临界点,阅兵前要将媒体的能见度控制在最低点;阅兵仪式中可以多角度呈现、多层面展示、多媒体传播,保持一定的神秘性和模糊性,不能事无巨细的报道和解说;阅兵后还要合理控制公众的进一步窥视欲望,做好适当的军事保密工作。他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举办了15次国庆阅兵,每次阅兵都是我国最新军事力量的集中展示,中国阅兵一定会越办越好,媒介景观一定会越来越美!

图为隋岩教授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做了题为《传播主体的极端多元化带来资源配置新路径》的演讲。他以一则LV书包的广告为例,讲述吸引女性购买LV书包的关键魅力在于它的符号价值。隋岩教授又以他在新西兰与当地居民的两次对话交流的经历,解析了个体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在这些自然化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建造普遍化机制,形成传播的神话。而在互联网阶段,又利用互联网颠覆了传播的神话。隋岩教授举了“APEC蓝”符号传播的例子,说明了符号的变异和传播,这些传播技巧在宏大叙述中起着巧妙的作用。

图为胡百精教授发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