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从人文价值的高度认识“方大曾现象”(2)

特别具有比照观察意义的是,当今中国新闻界表彰记者、编辑的最高奖项“长江韬奋奖”,用以命名的两位杰出先驱,与方大曾都是亦师亦友关系。而且,1936年范长江第一次留意到小方,就是因为发表于天津《益世报》上的长篇通讯《张垣至大同》[3]。方大曾后来得以成为《大公报》“战地特派员”,也正缘于范长江的赏识和推荐。至于邹韬奋,他当年主编的《生活星期刊》和《生活日报》,在1936年的六七月间邀请方大曾任特约记者,负责写旅行通讯,这才有了署名小方或方大曾的《从大同到绥远》、《日军秋操之后》、《绥远的鸦片问题》、《张垣一瞥》等多篇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罗伯特·卡帕”,只是对方大曾新闻摄影成就的赞誉,而无法统括小方新闻成就的全部。套用现在的话语,小方可谓我国最早且杰出的“融媒体记者”。没有新闻的“工匠”精神,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即便如此,方大曾最终能够重回社会大众视野并引发“方大曾现象”,冯雪松居功至伟。对于一个真正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只有两年左右,年仅25岁就神秘失踪,生平资料极为有限且零散的人物而言,整整20年的追寻,无疑是一次人生考验。那些纪录片和系列专著,用雪松自己的话说,“眼前的一字一句,是用脚步行走出来的,是用日月编织出来的,是用悲喜浇灌出来的”。放弃、离开、逃走,“我曾经被它们揉碎、漠视、嘲笑,也曾惶恐、无助、惧怕”,但他最终坚持下来[4]。可以说,和小方一样,在冯雪松身上,也同样体现着新闻职业领域里的“工匠”精神。正是这前后两代新闻工作者的“匠心”相连和传递,小方的形象才得以穿透历史的尘埃而熠熠生辉。

二、方大曾是民族精神与进步思想的践行者

为着从事的新闻报道工作,方大曾无惧艰难险阻,常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他的“拼命三郎”作风,为当时新闻圈内所共知。范长江曾记述这样一件往事:1937年初,天寒地冻的季节,方大曾仅带着一名陪护士兵和简单行装,从绥远(民国时期省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省会呼和浩特)的集宁出发,单人独骑翻越阴山(大青山),前往人迹罕至的绥北采访报道[5]。小方出发前夜,范长江在《沉寂了的绥边》一文中这样记述:“他在次日的清晨,要匹马翻阴山去陶林了。这是一次大胆壮丽的旅行。青年人的脑海中,只有光明与胜利的追求。所谓的危险和艰难,我们容不得多加考虑,惊人的事业,总成功于常人不敢为之中。当夜我们已转上南去大同的火车,我们才不见了他硕大美丽的踪影。”而从小方这次旅行中所写《绥东前线视察记》、《兴和之行》、《从集宁到陶林》等报道,我们可以得知更多“危险和艰难”的细节,包括陪同小方的士兵几次荫生退却的念头,以及看到人烟“得救了”的欣喜。

类似“常人不敢为”的迎难而上,对于小方却似乎理所当然,在他短暂的记者生涯乃至人生之中,何止一次两次。在这些壮举的背后,通过他的摄影和文字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驱动他无畏前行的,除了执着追求的新闻职业理想,更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我们首先能够感受到的,便是他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拳拳之心。小方年少就喜爱摄影,十几岁时,用家里给的7块大洋买了台相机,从此这便成为他观察记录社会风貌的工具,和藏否时事的武器。在他的镜头下,看不到当时颇为风靡的美人照和风花雪夜,也很少为家人和亲友拍照,17岁时(1929年9月),他参展北平第一次公开摄影展览会的作品,就受到广泛的好评。摄影家荫铁阁撰文评价说:“方大曾之《寒夜》亦具西风,所取色调,尤能增其冷静。”[6]在他的照片里,有樵夫、农夫、船夫,井底的矿工,烈日下赤身裸体的黄河纤夫,示威的人群,战争中的走私,王爷儿子的婚礼,成片种植的鸦片,一个母亲和她没有穿裤子的女儿……当然,还有更多有关绥远、北平等地抗战的题材。他的文字通讯也是如此,除了事关国家命运的抗战主题,便是对当时人的生存状态的展现,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观察与剖析。对于自己“小方”的笔名,他有这样的解释:“方者,刚正不阿也,小则含有谦逊之意,正是为人处世之道。我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于国于民有用的人。”[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