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3)

在缺乏一流师资力量、科研经费支持、招生计划数等现状面前,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拥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地方一般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借鉴、沿袭其他高校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申请流程、实习实践等各方面进行研究生培养。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源,其研究生培养质量一直不高,就业和考取博士研究生情况也不容乐观。另一类则是利用有限的师资、经费等资源另辟蹊径,在完成教育部门、学位管理部门的“规定动作”之余,引导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某一专业领域的实习和实践。例如,河南工业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网页设计和制作能力,而信阳师范学院则立足于新兴媒介——微电影,通过“大别山大学生微电影节”提升该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影响力。

以上三级体系的教育生态,既是生存竞争的结果,也是理性竞争的开端。如何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和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形成特色,形成优势,也是今后各专硕培养单位需要更多思考和探索的长期问题。

三、目标倒逼与过程引导:新闻与传播专硕培养的实践探索

在高等教育资源竞争高度国际化、媒介产品不断变化、媒介生态融合与分裂同在、新闻传播业态面临重大转型和变迁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当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一直是课题组和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教育从业者和管理者在认真思考的问题。2015年以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专硕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探索,采取多种改革措施,力求能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上有所提升。

郑州大学开展的一系列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主要包括:“全媒体型高级新闻传播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并以此为核心制定考核指标和组织教学;围绕目标进行毕业考核标准的重新设计,设立“作品 论文”的双重考核机制;围绕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改革;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拓展人才培养视野和水平;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促进学院管理制度建设等。学院给研究生每人每年一定数额的资助用于对外学术交流和产出“全媒体作品”。为了鼓励学生的作品产出,学院还每年自设研究生科研项目10项,开展全媒体作品大赛等活动,鼓励研究生实践成果的全面产出,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多年的研究和摸索中,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总结出了“目标倒逼+过程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何谓“目标倒逼 过程引导”模式?一是确立目标:培养“全媒体型高级新闻传播应用人才”。二是规范过程,用目标实现“两个倒逼”:目标倒逼过程,通过过程引导和规范管理来促进目标的达成,如设立作品加论文的毕业考评机制、不通过率“硬指标”的开题机制、毕业论文全员盲审机制、末位淘汰的选课机制、导师绩效考评机制等;学生倒逼老师,学生的课业任务和压力传导给老师,促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完成学习目标。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通过“目标驱动—过程引导—师生联动—业学融通”的改革路线图,形成“目标设定—质量评价—课程改革—师资建设”的完整改革链条,并最终总结出符合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媒体型高级新闻传播应用人才”目标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这一总体目标,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解,化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小目标”和评价指标。譬如:

学位论文——引入“匿名评审”机制,以学位论文质量倒逼培养质量。近年来,随着“熊科伟论文造假”“翟天临学位造假”等问题的相继浮现,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和相关部门对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的逐年提升、问责倒查机制等不断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地位愈加凸显。访谈中发现,在以往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专硕论文要求不高”“专硕论文容易通过”“弄个问卷一分析就行了”等思维仍残存于部分指导教师和学生中,导致其学位论文简单应付等情况比比皆是。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16届毕业生开始,在全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范围内开展全面复制比检测和“全员盲评”,通过检测的论文将被随机寄送至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匿名评审。实行4年时间,从第一年的18名应届毕业生延期毕业,到2019年仅有2名专硕应届毕业生面临延期,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培养质量和学风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