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转型之路

【摘要】进入媒体融合发展时代,资讯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变革。新媒体的发展给学术期刊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机遇,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术期刊与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媒体融合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十六字方针为指导思想,探索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之路,旨在为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媒体融合;学术期刊转型;十六字方针;实践探索

一、引言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重点阐述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大任务。“媒体融合”再度成为媒体界、出版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学术传播主要媒介和阵地的学术期刊,如何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转型之路已成为重中之重。

媒体融合就本质而言,即“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以使新闻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一种方式”[1],旨在构建媒体多平台出口的内容传播渠道,实现新闻资源的最广泛传播。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了各大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各主流媒体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创新媒体融合模式,拓展新闻资源传播渠道,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提升传播能力。如人民日报社通过拓展传统纸媒、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手机客户端、网站等多种传播方式,打造了“多介质舆论阵地”,构建了人民媒体方阵,包括330万份报纸、294个新媒体发稿终端,覆盖用户达7.3亿人次[2],远远超过了原先的传播力。

由于受到自身特殊性的限制,当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领域蓬勃发展,不断增强传播力的时候,传统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获得的发展却乏善可陈。尽管有一些学术期刊意识到实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开展了新媒体建设,但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相对机械,“停留在把传统纸媒直接照搬到新媒体平台的阶段,没有实质性的融合发展”[3]。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很多学术期刊在推送内容上没有对文章进行充分的创作与再加工,呈现形式缺乏新意、创意;服务功能上较为简单,多数为被动地传播信息,缺乏和作者、读者之间开展充分的互动,也未针对目标受众实现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造成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窘境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学术期刊界对媒体融合的认识还不充分,对利用新兴技术实现传统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探索还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对学术期刊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机遇,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十六字方针为指导思想,旨在探索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道路。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挑战与机遇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受到的挑战

1.媒体融合发展冲击学术期刊的传播效率

学术期刊作为承载学界科研论文等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是目前世界较为通用的衡量学者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众多科研人员获取权威资讯的重要来源,也是高校及科研院所评定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下,在线搜索、电子化阅读等模式的兴起,海量资源共享技术的成熟,人们得到了全新的获取、传播信息的方式。读者获取信息的注意力正大规模地向网络、手机移动端领域转移,过去传统纸媒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正在受到挑战。“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着纸本发行量逐年下滑、并将逐渐沦为保存本的僵局”[4],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都较新兴媒体有较大差距,传播效率受到极大冲击。

2.媒体融合发展冲击学术期刊的盈利模式

“期刊订阅(费)、版面费、数字版权转让费、广告费是期刊出版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5]。然而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受众越发受局限,发行量不断下降,期刊出版单位的主要收入不断缩水,原有的盈利模式难以适应新的时代背景。同时由于互联网文库的受众不断扩大,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与数据库企业进行数字版权转让合作时也缺少了议价的筹码。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获得的机遇

1.媒体融合发展促使学术期刊编辑模式变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