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奋力追赶科技的他们:为了买菜而触网的老年人

原标题:上海里弄,为了买菜而“触网”的老年人 | 奋力追赶科技的他们

“一个上午真的见不到一个年轻人。”在延安中路模范邨的乐龄站点,62岁的“营业员”忻宏光侍弄着筐里的蔬菜说。

这位特殊的营业员,每周二、四、六的早晨来此,不仅招呼客人、结账收钱,更重要的是拿自己的手机帮常客下订单。“虽然已经用了1年,但老人们还是不顺手。你不来这里待着,不会知道老年人适应新东西有多难。”忻宏光为同龄人“辩护”。

他口中的“新东西”,是去年6月起南京西路街道和上海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助老生鲜平台“到家好菜”。

这项创举的服务目标明确且专一:社区老年人群。街道目前共有3处提货站点,设在社区里的乐龄助老服务站。

但这直接导致顾客规模极小:每处站点,仅有不到百人规模的顾客,统共而言,不过300人以内。

我困惑于这个助老平台的悖论——在各家生鲜电商巨头争夺社区菜篮子的当下,如何让一群远离电商的老年人,仍旧要通过手机应用来买菜?

采访多日,我发觉这是一个非典型的线上买菜故事。因为,开发者的理想目标终究没有达到。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群奋力追赶智能科技的“落后者”缩影,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老年人“触网”历程。

【习惯】

转账数额远低于现金

“来了,车子来了!”人群忽然一阵雀跃,拖着小推车的十余位老人向前迎去。

5月30日上午7点15分,“到家好菜”运送蔬菜的卡车一路倒车开进模范邨。因为弄堂太窄,若是正常驶入,倒车出来异常麻烦。

忻宏光在一旁指挥交通,“倒,再倒……”菜品被一一卸下,乍一看,阵势和一个平价蔬菜流动摊无异。只不过,十几个塑料筐里放着的是已经打包称重标价的蔬菜,可供现场交易;一旁还有十多个大袋子装着各色生鲜,小塑料袋上写明预订者名字和电话。

“这个红米苋很糯的,你也来一点!”“你看这个茭白样子多好……”老人们相互推荐,颇有感召力,我也学样买了不少。

“3元、6元、12元……”众人现场结账时,忻宏光很有节奏感地口算。

忻宏光是这群买菜老人中的“新潮人”:出门付钱用二维码,多个网购平台都有账号,甚至在外卖平台刚兴起时,他还兼职踩着自行车做过送餐员。

忻宏光也是这个手机平台的老主顾,后来站点负责人看中他退休前在粮油商店当售货员的经验和熟练的线上购物技能,聘请他成了兼职销售员。

61岁的席家生是骑着自行车来买菜的,虽然只有几步路距离,但由于买的菜多,用车子才能一次性驮完。到站点买菜,他和爱人一直固定分工合作:前一天爱人负责手机下订单,后一天他负责来领菜。直到现在,席家生的爱人也是夫妇中唯一掌握手机买菜“核心技术”的。

若在线上预订超过100元商品,可免费送货到家,席家生却很少享用这个福利。他说:“买菜就是个习惯,一天不来这里就觉得有事情没做。”

在模范邨站点设立前,他每天都要遛弯去多家菜场、超市比价买菜,如今时间富余了,他就请女儿代劳报名参加了周二上午老年大学的保健养生课程。

老年人究竟能否享受互联网大潮带来的便利?采访中,我不时看到老人慢吞吞点按手机查看订单,或是反复向营业员确认菜金是否转账成功。

忻宏光早上10点收摊,接下来的任务是数人民币——站点依旧接受老人支付的纸币和硬币。

站点运行一年至今,每天微信、支付宝的转账数额仍然远低于现场收取的现金量。

6月1日上午,62岁的“营业员”忻宏光在站点。 杨书源 摄

【心态】

低价、看实物,至关重要

在忻宏光记忆里,模范邨站点生意最好时是去年10月初,光是网上订单就下了100多单,提货买菜的队伍排到模范邨的主道上。

“那几天为了推广搞活动便宜呀,特价菜多。这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忻宏光分析。他记得,有位老阿姨每天都来买一包2元的特价小青菜,但自从价格恢复到市场价,她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模范邨站点的开张,源于南京西路街道在2018年大调研时发现的老年居民呼声:对于延安中路877弄模范邨的老人来说,距离住地最近的菜场是巨鹿路菜场,可菜价偏高,许多人都花上20分钟步行到大沽路菜场买“便宜不了多少”的菜。

其实,模范邨大门外摆放着自助蔬菜贩卖机,却少有老人问津,看不清实物以及支付不畅是主要理由。

既要不走远路,又要质优价廉,还要能看清实物,老年人的买菜难如何破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