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从“字新闻”看网络语言的话语空间建构(2)

将原本独立为个体的单个文字或是具有特定组合意义的词汇进行重组或拆分,使得原有的符号意义得以延伸或是改变。例如,2015年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王左中右将“星”字下半部分的“生”去掉,只留下上半部分的“曰”,赋予了这一符号在该日所发生的事件中丧失了数条生命的含义。又如,对2016年起正式施行的全面二胎政策,王左中右将“Child(孩子)”中仅有的一个颇像人形的英文字母“i”变成了两个,在他所创作的“Chiild”中,多增添的一个“i”代表着家庭中的第二个小孩,“ii”则寓意二胎。

2. 变色或变形

通过改变原有文字的颜色,或是对原有文字的构成部分进行抽象变形,再将个人的主观意图融入文字符号中。例如,2016年6月英国公投结果出炉,确认英国脱欧,王左中右将“Europe(欧洲)”中的“E”标红,并且在书写时刻意拉开了与后续字母的距离,代表着“E”的“England(英国)”脱离了欧盟这一组织。而对于2016年遭到媒体曝光的校园毒跑道,王左中右则是将“毒”字的上半部分“”拉长并在中间空白处填充上和塑胶跑道一样的红色,以表示带毒的跑道。

3. 辅以拼音或图画

对文字符号进行重构后,标注原含义的读法拼音,或是辅以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图形、字符、数字等元素进行综合性拼贴。在2015年8月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后,王左中右将天津的“津”字中的“氵”换成了“火”,并标注“jin(津)”的拼音,意指原本近水的天津港以及变为了一片火海。对2016年3月山东非法疫苗案,王左中右则是将疫苗的“苗”字中的“田”外框化为一枚铜钱的样子,暗讽了事件背后的利益关系。

通过这些拼贴手法,“字新闻”生产者将个人对于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主观看法高度浓缩到符号之中,对新闻文本进行重新编码,赋予符号新的意义。“字新闻”的接收者则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经验和事件背景进行解码,并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共同意义空间的建构。

(三)“字新闻”的传播模式

网络语言作为人一种传播信息的符号,遵循着“传播者——信息(编码);受众——信宿(解码)”的规律。但这样的传播并不是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带有互动意味的循环传播模式。“字新闻”的创作者根据编码需要,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初次的解码,并通过拼贴手法将个人主观意见注入“字新闻”中完成编码。接收者对“字新闻”进行二次解码,并将解读出的意义变为评论,即二次编码。根据互联网所具有的互动特性,随着传播的不断进行,创作者对于接受者反馈的解码信息的再编码和不同的信息接受者的解码以及解码后的再编码,构成了“字新闻”的循环传播模式,并且这个循环圈可以随着传播的扩散而不断扩大。

赵均在《网络语言概说》中认为:“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在网民这样一个特定群体内部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是群体成员自我确认、互相认同的标志,是群体成员之间使用的交际工具,属于社会方言的一种。”网络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播者基于某些比如相似的兴趣爱好、相近的观点立场等相同的特质,而形成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他们相互之间认同度高、参与性强、互动频繁,具有共通的意义空间。网络语言基于这样的社群进行传播,是一种虚拟性社群语言。

处于这个社群之中的成员,将共同的意识形态话语融入到文字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表达对于现实社会的观点和意见。符号意义是传受双方共同建构的,在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中,双方达成一定程度上的认同,由此建构起共同的话语空间。例如,在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事件发生后,王左中右以一个GIF动图表达了对此的看法——一个“幼”字,将“幺”与“力”字的间距缩短,通过颜色的变化和注音,将“幼”字转变成了“劫”字。有网友在评论中对此幅“字新闻”的拼贴手法做了形象地诠释:“一根针,幼扎进去就变成了劫。”而点赞最高的评论表达了对作者观点的认同:“毒奶粉,毒保姆,毒幼师……我们的孩子不是在度过幼年,而是在渡劫。” 创作者和接收者对此事件的认知达成了共识,通过互动表达了对于社会上危及儿童健康事件和现象的愤怒、批评与不满,推动了新闻事件的传播。

二、网络语言“字新闻”对传统新闻话语的抵抗与补充

(一)传统新闻话语的霸权建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