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电视逆势上扬,背后有何逻辑

原标题:电视逆势上扬,背后有何逻辑 | 战“疫”,给媒体融合带来什么(1)

  编者按: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媒体也不例外。无论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样态,还是用户的刚性需求、接受场景,都不同程度地得以重塑。纸媒提速转型,新媒体乘势而上,广电媒体强势回归……这一切,正在成为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今天,我们聚焦“战‘疫’ 给媒体融合带来什么”,邀请业界和学界同行一起探讨疫情之下媒体面临的机遇,分享成长蜕变的思考。请看该组报道第一篇《电视逆势上扬,背后有何逻辑》。

  疫情之下,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在移动优先、人需优先的社交传播语境下强势回归。信息呈现不再只是从传统平台向新媒体平台的简单平移,而出现了更多具有顶层设计、立体化、连接化的产品,传统电视媒体迎来新的融合转型机会

  受到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社交媒体的冲击,更因传播视频化、视频碎片化、碎片移动化的传播迁移,适应于固定场景尤其是客厅文化分享的传统电视媒体已经出现式微。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们发现,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在移动优先、人需优先的社交传播语境下强势回归。

  此次疫情,要求公众减少流动、取消聚集、“宅”在住地。这样的要求,让家庭场景收看的电视媒体恰逢其时。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CVB)统计,1月25日至2月29日,全国有线电视和IPTV较去年12月份日均收看用户数上涨23.8%,收视总时长上涨40.1%,电视机前每日户均观看时长近7小时。而据笔者所做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用户媒介信息接触、认知与传播行为研究”调研中,微信和电视成为用户接触信息的两个最主要的渠道,微信达到90.8%,电视占到78%。电视媒体在此次疫情下逆势上扬,除了物理环境的固定,究其原由,有以下几点:

  特殊时期,公众对信息的刚性需求

  电视媒体对疫情的现场及时呈现、信息的权威发布、问题的追责以及群众关切的回应,都使其成为用户最依赖的信息渠道之一。比如1月20日晚央视《新闻1+1》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现场连线采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对新冠病毒肺炎情况进行解答,并证实了“存在人传人”的现象。《新闻1+1》从1月20日起持续报道新冠肺炎疫情,专访一线专家和医护人员,对公众关心的疫情防控、疫苗动态、医院床位等问题进行及时回答;总台新闻频道《战“疫”情 第一线》播出疫区一线报道,节目曝光“黄冈疾控负责人一问三不知”,报道一经播出引起强烈舆论反响,当晚湖北省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继红被免职。

  1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播出的白岩松特别连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报道页面截图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卫视6档新闻直播节目和1档访谈特别节目也几乎全天候、全时段对疫情进行播报,成为本地居民的重要信息来源;北京卫视王牌节目《养生堂》与《我是大医生》《生命缘》也共同为防疫宣传搭建起了健康矩阵。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CVB)统计,电视新闻时事类节目收视飙升,总收视率增长幅度达68.9%。同时,全国地方卫视频道晚间新闻收视率也全面大幅增长,12省份收视率涨幅超50%,其中,湖北卫视晚间新闻在此期间收视率整体提升531%,收看用户数据提升906%。

  尤其是在流言、谣言满天飞的社交舆论场中,电视媒体守正清源、凝聚共识、澄清谬误的功能凸显。在笔者的调研中,从媒介信任度来看,在电视、移动新媒体、报纸、广播等媒体排序中,电视端发布的信息可信度排在第一位。

  特殊时期,公众的情绪调适和情感抚慰

  电视媒体作为陪伴式娱乐载体,起到了很好的精神陪伴和心理抚慰。

  疫情期间,从电视节目的点播类型看,电视剧和少儿节目两个品类占据最大比例。而早在疫情前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即协调相关电视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对湖北、武汉等本地电视媒体捐赠优秀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少儿节目播出版权,非常敏锐地捕捉到特殊时期用户的需求,也足以见得动态陪伴成为疫情期间用户使用电视媒体的主要诉求,起到了对用户情感陪伴和情绪抚慰的社会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