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军事直击 >

小牛资本百亿爆雷疑云:抽屉协议、涉嫌自融!!!(4)

如此,闭环形成。金一文化的上下游公司被打包为投资标的,由持有标的公司股份的基金公司富汇华夏做管理人,再以金一文化大股东碧空龙翔为终极担保人,最后由碧空龙翔投资的小牛新财富对外销售。

投资人们则被小牛新财富销售宣称的珠宝行业发展机遇、供应链金融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大股东担保,以及年化9%的收益吸引,却不知在他们看来相互之间没多少关联的公司,背后竟然是如此一张利益关系网。

4.涉嫌自融

如果说上述鼎问系列和富汇华夏系列私募基金是利益关联方在生意场上的暗地布下的一张网,小牛新财富只是其中一环。那在金交所产品中,可以说小牛资本旗下的公司算是自编自导了一场戏。

在上述小牛新财富投资人写的报案材料中,他们表示,除涉及36亿元私募产品外,“还有大量地方金交所产品,未兑付存量规模不详。”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小牛新财富前销售人员所知,小牛新财富在全国销售的金交所产品规模约1.8亿,产品包括华富系列,富鑫系列,雄鹰系列等。

王一购买的华富系列旗下华富三号收益权转让产品本应于2019年3月7日到期还款,但至今已逾期一年多。同样逾期的还有“富鑫二号收益权转让产品”。

投中网获得的富鑫二号推介材料显示,该产品挂牌方为深圳市益鸿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下称“益鸿保理”),摘牌方为深圳市世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世银资管”),产品规模不超过1亿元,期限6个月,起投金额10万元起,固定年化收益率在7.5%—9%之间。

根据富鑫二号的产品结构显示,摘牌方益鸿保理和挂牌方世银资管不过是表面上的交易对手,实际的底层资产则是秦皇岛飞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飞龙地产”)于2013年11月13日向深圳市小牛新富壹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小牛新富壹号”)产生的1亿本金,期限为12个月的借款。

小牛新富壹号为小牛资本控股90%的子公司,与富鑫二号的销售方小牛新财富是一家。

2014年11月借款到期后,飞龙地产违约未尝清本息。经诉讼,法院于2016年7月判决飞龙房地产和担保方需偿还本金及剩余利息。过了两年多,飞龙地产及担保方一直没有还款,深圳市中级法院于2018年10月22日判决强制执行。

但此时,飞龙地产已经负债累累、官司缠身,无资产可供执行。执行裁定书中写道:“在执行过程中,本院……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小牛新财富前销售告诉投中网,富鑫二号的第一款金交所产品在2018年11月6日起息。也就是说,小牛新财富知道底层资产几无偿债能力,却仍向投资者发售。

当然,如果只是这么一份烂掉的底层资产,不可能会有投资者。小牛资本的子公司们及该产品各相关方,对其进行了包装。

首先,原始债权人小牛新富壹号将债权收益权转让给了深圳一子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一子”),深圳一子又将债权收益权转让给摘牌方益鸿保理,最后由益鸿保理在金交所挂牌。

天眼查显示,益鸿保理和深圳一子的母公司是同一家——深圳市千弘巨贸易有限公司。这次所谓的转让,不过是左手换右手。

那他们为什么会从小牛手里接过这个已经彻底烂掉的底层资产呢?原因是深圳市小牛生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小牛生泉”)以其在广州白云区市值1.5亿左右(2018年12月估价)的108套房产作为小牛新富壹号的担保方。

而小牛生泉,也是小牛系的一家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彭最鸿还是小牛新财富在全国多地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在近百家小牛系企业持股。据媒体报道,彭最鸿的另一身份则是小牛资本实控人、董事长彭铁的侄子。

由此可见,虽然在富鑫二号产品中参与的相关公司众多,但实际参与方只有小牛系,千弘巨的两家子公司,及投资人端通道的世银资管等三方。投资人所谓投资的真实标的,实际上也非飞龙地产的债权收益权,而是小牛生泉所有的108套房产。

经过如此大费周章的折腾,其实质,简单来说就是以小牛系拥有的房产为担保,向投资人借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