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语文课程专家点评各地高考作文题(3)
时间:2020-07-09 15: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这个点抓得好。这场灾难的重要特征,就是病毒把人群撕开了,逼得人们保持距离,而且,这成了战胜病毒的“法宝”。考察古今中外的抗疫经验,保持距离一直都是人类战胜病毒不得不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但人类发展到今天,社会关系愈趋紧密,独立生活几乎已经没有可能。所以,除了医护人员在死亡线上与病毒拼搏之外,还有很多人坚守工作岗位,维护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保障,而这些人,很多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他们的存在,保持了“距离”中的“联系”。这场灾难遍及各地,虽程度不同,相信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亲身见闻,也通过媒体了解了更多,相信对这个题目都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叙述中发表议论,显示思维品质;铺陈时组织语言,彰显写作才能。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个题目不难,每位考生都有关于某些地名的相关知识,至少你熟悉自己的家乡。但写好却并非易事。首先你得挑选一个你具有丰富背景知识的地名,从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方面,一一介绍,既要概述周到,又要突出重点,在保持知识的准确性的前提下,还要有激情、文采和适度的夸张,最好有些趣味性,有吸引人到此一游的感召力。一般考生极有可能忘记的是,这是电视节目的主持词,应该是配合着不断变换的画面的,所以你的介绍也要考虑到画面的存在,并不断地跟画面的转换相生相发,语言也要相应地过渡照应,这样,才有可能生动。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个题目应该是让考生谈一种生活哲理,从给出的材料看,是要讨论个体在群体中的存在价值,大概地说,离开了群体,个体的功用可能无所依托,而离开了每一个体的功用,群体的价值也将子虚乌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