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明星娱乐 >

华中师大语文课程专家点评各地高考作文题(4)

第二个选做题太自由了。必须注意的是,与第一题明确要求是议论文不同,第二题要求的是记叙文。在你曾经接触过的信息中,挑一个你感受最深的事件,在生动的记叙中,应该渗透感悟,所以要发议论。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每位考生在自己十七八年的人生旅程中,都接触过无数的“中国面孔”,而疫情中的你,又见识了哪些“中国面孔”呢?题干的提示中既有知名的“中国面孔”,也有平凡的“中国面孔”。你新近熟悉的“中国面孔”,相信也是既有天天媒体露面的,也有默默奉献的,都可以写。真实可信,真情实感,我想是这篇作文应该具备的品格。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这个题目有点难。难在要求你做出一个判断。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人类搞得猝不及防,狼狈不堪,应该就向人类提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甚至开始怀疑一些过去很执着的信念,例如“人定胜天”。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把这个问句简单地换成句号,因为“无能为力”是一个全称判断,事实证明,即令碰上疫情这样巨大而深重的灾难,人类也并非完全“无能为力”,还是有所作为的。人类会不断认识自己生存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并不断发展自己的生存智慧。至少,不会提前放弃,主动认输。我想,考生应该努力把这个道理说出来。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江苏卷有点扑朔迷离,特别是最后一段描述可能把考生弄晕。幸好前面已有主题短语,“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是不是提醒人们不要长期一直被“同类信息”环绕而出不来,因而形成偏见或执念而不自知呢?人类进入了多元文化的时代,应该广泛地接触各种不同信息,并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进行筛选、分析、评价、弃取,而不要一直“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卷这个题目人人都有感受,没有什么时代感,但长写长新。只是千万不要写成精神自慰的“心灵鸡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