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地方新闻 >

兴化:左手郑板盐城金鹰国际影城桥,右手施耐庵(3)

  兴化市书法院副院长邹仓霖说,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的观念,处处散发着一种世俗的情怀,和百姓贴得很近,至今深入人心。

  刘春龙说,“咬定青山不放松”,体现的是一种执着和坚忍,“一枝一叶总关情”,体现的是一种民本思想,“领异标新二月花”,提倡的是一种创新……“从兴化走出的成名成家的艺术家,没人敢说不受郑板桥的影响。

  董怀勇说,郑板桥一生喜画兰、竹、石,它们代表着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等特性。尤其是竹子,除了坚强正直、生命力强,还寄寓了苍劲豪迈、虚心向上等精神品质,这正好与郑板桥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与其说板桥是在画竹,毋宁说他是在表白内在的思想感情。他是通过对兰竹的直接歌颂,来表白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爱憎态度。”

  这显然与板桥的为人为官有很大关系。乾隆六年春,因科举及第考中进士的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官宦生涯。他为官力求简肃,视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为桎梏。为察看民情、访问疾苦,他常身着便服,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周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他的内心独白。

  乾隆十一年,郑板桥调署潍县,在潍县任上七年,竟有五年发生旱蝗水灾。他一面向朝廷据实禀报灾情,请求赈济;一面以工代赈,兴修城池道路,招收远近饥民赴工就食,并责令邑中大户轮流在道边开厂煮粥,供妇孺耄耋充饥。同时,责令囤积居奇者迅速将积粟按通常价格卖给饥民。他自己也节衣缩食,为饥民捐出官俸。在最危急之时,他毅然决定打开官仓放粮。

  邹昌霖因擅长模仿板桥字画而被戏称“比郑板桥还郑板桥”,他说,“救灾就是救命,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微信,只有公文快马,如果层层上报,等待上级恩准开仓放粮,灾民估计都饿死了。果断决定开仓放粮,说明板桥心中首先装着老百姓,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官帽。”板桥的仕途因此受到影响,乾隆十七年,他愤然辞官,继续以诗书画为生,直到终老。

  仕途受挫,并不影响郑板桥在兴化人心目中的地位,反使其形象更高大、更丰满。甚至,郑板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兴化人的生活。即便在当代,还有很多兴化人在模仿郑板桥的生活起居方式,寻求一种日常的淡泊,因为郑板桥诗云,“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兴化人的饮食观念,和郑板桥一般提倡粗茶淡饭。兴化人更愿意模仿郑板桥的字画,因为这显得相对简单些。寻常书香门第,都喜欢挂板桥的字画。“虽是伪作,也不失其雅。”刘春龙说。

  不仅如此,郑板桥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兴化人的方方面面。在兴化,随处可见以板桥命名的物件,诸如板桥中学、板桥路、板桥书画院、板桥兰花协会、板桥步行街,很多企业也愿意附庸风雅,命名板桥佳酿、板桥家宴,甚至还有板桥大闸蟹。

  1993年以来,兴化市秉承“纪念板桥、宣传兴化”的宗旨,每两年举办一届郑板桥艺术节,以节为媒,唱好经贸、文化两台戏,至今已第14届。

  范文正公的影子

  出于对小说的偏爱,我一直奇怪兴化为什么不首先打出“施耐庵”这张名片?任祖镛表示,施耐庵只是个文学焦点,而郑板桥各方面内涵都很丰富,能阳光普照。换句话说,施耐庵打造了一个文学深度,而郑板桥则拓宽了经世的广度。

  汪夕禄认为,郑板桥的人文内涵以及廉政、民本思想,和当下社会的契合度更高。因此,上世纪90年代,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社会潮流中,郑板桥借助艺术节率先“亮相”。“如果重新选择,我估计还会首先选择郑板桥。”汪夕禄表示,随着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尤其是提出“文化自信”后,施耐庵被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现在打施耐庵的牌,恰逢其时。”

  施耐庵因其作品而流芳百世,郑板桥不仅因为其作品,更因其人品受后人敬仰。施耐庵的影响,更多在民间,而郑板桥的影响,不仅在民间,更在庙堂。很多人虽然写不出像《水浒传》一样的传世之作,却可以像施耐庵一样写小说。但依然有少部分人,可以效仿郑板桥那样,为官清廉,泽加于民。

  郭保康说,明清两朝,兴化人到外地当官的有几十人,没有出现一位贪官。明清两朝兴化籍省部级官员最少十人,也无一人贪腐。郑板桥,则是这条清官文化链上的一个节点。而在兴化为官者,自北宋范仲淹到清代魏源,同样形成一条清官文化链,历代都有廉、能兼备的清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