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凯:数字化新趋势与数字政府建设(2)
时间:2019-12-06 20:3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第三个特征,数字化的水平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一个单位发展水平的新标杆。一般来讲,数字化的评价有五个维度,比如说第一是数字基础设施,过去我们讲基础设施都讲的桥梁、码头、现在有新的概念,就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各种终端成为新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产业形态,我们去年数字经济达到31.4万亿人民币,占到GDP90万亿的34.8%,我们这个占比仅次于美国,数字经济在整个GDP占比中稳居全球第二位,中国是个制造大国,首先是电子制造大国,我们去年一个国家消耗了全球60%的元器件,我们全国进口的芯片达到4500亿枚,进口芯片花掉3250亿美元,远远超过进口石油花的钱,所以我们手机出货量,电脑出货量,IPAD出货量,电视出货量,洗衣机、空调出货量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数字消费者,每一个人都是数字消费者,你的流量,你上网的时间,都影响数字化时代的运行。再就是政府的数字服务的覆盖率,政府的数字化服务的覆盖率有多高,就像今天评价各个政府的网站服务能力有多高,很大程度上与在线服务的覆盖率有关系,如果在线覆盖率低服务能力就弱。 智慧社会的数字化率,比如说人均手机数量,电脑数量,人均上网时间,社交媒体渗透率等等,有一系列的指标,这五个维度来衡量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高和低,这是当下数字化时代3.0时代最明显的特征,会影响到产业,影响到社会运行,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形态,当然也会影响到数字政府建设。 第二,数字政府初露端倪。已经显现出来了,我们大体可以这样来概括,从政府网站开始评价,现在电子政务建设真正起步是1999年,中国政府上网作为标志,2000年推进企业上网,政府上网是1999年。如果从1999年开始算起,到今年刚刚20年。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数字政府建设经过20年发展以后,我认为造就的最大结果就是数字政府初露端倪,我认为有这么几个相关特征。 第一,政府整体由碎片化到整体性的转变,过去找政府办事非常难,这儿一个单位,那儿一个单位,总要去跑,现在上网一动鼠标半个小时把政府看的一览无余。第二,政府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过去政府公开是例外,不公开是常态。第三,政府由部门协调走到政府整体协同,过去我们协调非常难,但现在可以在平台上整体进行协同,这是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改变。第四,政府由手工作业正在转向智能智慧,这四个转变显示中国的政府确实已经和传统政府相对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为什么20年的时间在电子政务建设,政务信息化方面,我们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进步?我认为大体有四个原因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是技术进步与基础设施的保障,我们政务信息化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我们每一次新的技术出现以后,很快就被应用到政府管理合作中,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总书记都说话了,政治局学习专门学习区块链,是过去很多人完全不可想象的,我们把最先进的东西能够引入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强大的基础设施保障,我们网络规模全球第一,宽带规模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我们的手机拥有量都是全球第一,所以这些东西在一定意义上讲确实保障了我们数字政府的建设。 二是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倒逼我们的数字政府建设。我记得2003年,刘副总理当国务院信息办副主任的时候,他们当时制定了一个规划,因为我也是信息化专家委员,我记得当时我们提出一个观点,政务信息化带动企业信息化,带动社会信息化。用电子政务带动电子商务,大家看到后来的发展不是这样的结果,不是电子政务带动电子商务,不是用政府信息化带动社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反过来推动政府信息化,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网民,现在9亿智能手机用户,我们手机保有量超过14亿,14亿的人口总量,手机用户达到15亿,在座很多人都是两个手机,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一定意义上讲对我们政府起到了倒逼作用。 三是公众对政务服务的新诉求,老百姓对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服务、养老、保障性住房这些新的诉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供便捷的服务,办事非常难,办事非常不方便,老百姓的诉求迫使我们要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就像今天的评价一样,专门以服务能力作为评价的核心点,你要提供各个服务,而且要降低成本,而且要能够高质量的服务,还是公平公正的服务,这对政府是很大的考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