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子邮件到词媒体:中国网络语言三十年发展历程研究
时间:2019-12-13 08: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摘要】通过梳理30年来网络语言发展的脉络,界定了分期。通过把网络语言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起步期、发展期、活跃期,再结合各个语言承载平台的历时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网络语言发展的趋势是:从以文字符号为主向文、图、像混合形式发展,不同系统符号混合方式越来越复杂,语体由口语为主逐步过渡到口语与书面语融合,网络语言的扩散能力逐步增强,网外扩散趋势明显。 【关键词】中国网络语言;继承融合;口语体;书面语体;网络社区;虚拟现实 关于网络语言定义,国内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本文中所指网络语言是狭义定义,即网民在网络交际中所使用和创造的特别信息符号[1]。1987年中国建成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是中国网络语言的起点。30多年来,网络语言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引起了语言学者的关注。在此节点回顾网络语言发展历史,可以为探寻语言发展规律提供借鉴。 从网络语言的发展脉络来看,网络语言发展与网民数量、网络平台密不可分。因此,选取互联网走向中国大众和生活、中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网络普及率超过世界水平三个节点,并参考网络在网民生活中承担角色的变化,笔者将中国网络语言发展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活跃期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以不同网络平台对网络语言的发展的影响为纲,探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历程。经过梳理,可看出网络语言特征的形成并非空穴来风,有其演变轨迹可循。每种网络产品提供的平台都刺激形成了网络语言新的创新点,但每一种平台的网络语言特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言语表达手段和风格上,是相互继承、相互融合的过程。 一、起步期(1987~1999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建成了四大骨干网络,实现了与互联网全面接通,互联网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网络虽未普及,但中国已有了最初的网民——网络语言的使用者。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交流工具,其次是网络应用,因此,网络语言主要在两类平台中产生:信息交流平台和应用网站。 (一)信息交流平台上的网络语言 电子邮件、BBS、聊天室是早期网民在网上停留的主要平台,主要目的是信息交流。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1987年9月14日于CANET(中国学术网)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发出的:“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中国第一家免费电子邮件系统是1998年丁磊等人开发的163.net;中国第一家BBS网站是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的曙光BBS站,此后,1996年四通利方论坛成立,这是新浪的前身;1998年前后,我国许多网站推出了聊天室,知名的有“163网易聊天室”“碧海银沙”等。 这一时期的电子邮件受制于技术,仅能传输文字,因此电子邮件语言与书面书信有高度相似性:以书信体、书面语为主。但受传输速度和昂贵费用的影响,语言偏向简洁。 这一时期网络语言活跃的区域是论坛。网民在各大论坛中开始大量创新语言并流行,例如:斑竹(版主)、罐水(灌水)、泡坛、沙发、盖楼等。在四通利方论坛里,也出现了北京厨子、韦一笑、打伞和尚等一批最早的网络写手。他们或是中文系的学生,或是IT先驱,较早接触了网络,成为“棺材板”级的“网虫”,在语言表达上,数字符号(如“555555”,代表哭)、字母符号(如“GG”意为“哥哥”)都已出现;错别字比较常见,如“删乐”是“删了”的误笔等;口语化特征日趋明显,如“版主,你你你”这种插入语的表达方式。于根元先生于2000年出版编辑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除去与网络相关的技术术语外,多数词汇即出自于BBS。 这一时期的聊天室处于黄金时代,网易聊天室同时在线的网民数曾高达8万人。初期的聊天室以实时的文本消息发送接收为主,聊天的目的和文字传输之间形成天然的矛盾,文字表达必然会倾向于FTF会话,表现在聊天室中的语言特征就是:口语、书面语双面关联;增加身体语言和副语言,最突出的就是表情符号大量涌现。由于这一时期的聊天室是“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因此在同一个聊天室里的语言表达出现了明显的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偏离。 (二)应用网站上的网络语言 1.主要网络应用 网络教育方面,第一家教育网站是1992年12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第一次网络招生是1999年8月在CERNET上进行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中国第一套网页是1994年5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的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主要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后改名为《中国之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