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新闻传播的十种影响力(3)

新闻的全局和局部影响力既有相对性也有关联性,地方媒体也可能出现具有全局影响力的新闻,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受众的注意。但地方媒体的新闻产生全局影响力,需要借助全国性媒体的转载,否则大范围的受众很难接触到地方媒体发出的重大新闻。全国性媒体的视野不单是自身记者打造的,它的编辑每天都应巡察地方媒体的报道,发现具有全局新闻价值的报道应及时转载。一家媒体的新闻具有何种影响力,最终取决于新闻的内容能否改变大多数人的认识和社会进程,牢牢抓住新闻影响力的这个第二基因,才能发现更多具有全局影响力的新闻。

三、新闻的激变影响力与滞后影响力

多数受众很少斟酌他们得到的信息,当他们获取媒体对事实的有力暗示或宣扬,会立即做出强烈的反应,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是新闻产生激变影响力的标志。大众“很容易接受被巧妙地组织在一起的事实的引导。事实的报道比辩论的观点更容易引导人们的思考。在繁忙的生活中,他们没有时间对新闻中的观点进行老式的思考。快速得出结论是时髦的,这种结论并不是深入思考的结果,而是匆忙的结果”[9]。有些新闻能使受众“快速得出结论”,产生激变影响力,往往是媒体“宣传造势”或震撼性事实转化为思想火花的结果。

政治新闻如果提出一个尖锐的矛盾,制造对立面或某种悬念,强化大众敏感的话题,受众的情绪就会受到刺激,随之可能激发他们的行为。这类政治主题在新闻中出现,触动人们对当前局势的焦虑,新闻的激变影响力随即生成。拉舍尔·纽曼(Russell Neuman)等学者认为:“这是人类思维在政治信息作用下的产物,这种政治信息具有暗示性。人们必须添加自己的理解、想象和关注才能使它真正有意义。一方面是象征性的暗示,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这一暗示做出回应时产生的情感和假设,两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某种紧迫的反应。”[10]新闻内容涉及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相当多的受众对此有过长期切身体验,新闻的意象能很快激起并博得受众的认同。

媒体展示某个新闻现场,比如呈现肢体冲突、激烈争吵或人们置身于惨不忍睹的处境,容易迅速激发和调动舆论。自有媒体以来,新闻的这种刺激—反应作用始终得到体现,因为这类新闻引起的心理冲动因素具有决定性,让受众的情感难以抑制。报道社会两种对立因素的较量,人们往往对处于劣势和正义一方给予同情和支持,从内心涌现出某种斗志。当多家媒体为一个特定目标持有共同的声音,特别是发展成联合曝光阵势,在短时间内也能激发舆论,产生激变影响力。

有些西方学者试图说明报刊新闻改变受众的态度是缓慢的,甚至是滞后的,而电视新闻容易产生快速影响。英国学者辛顿指出:“根据一项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议程设置的研究,贝克和迈克玛斯认为,这种(议程设置)影响非常重要,而且是渐进式的。不过,报纸和电视在这方面的影响有所差异。报纸产生的影响是一种滞后的反应。他们声称,报纸在6月份设定的政治议程,要到10月份才能变成选民的议程,在选民中产生影响。而电视发挥这种影响作用只需一分钟,基本上是即时生效。在选举的收尾阶段,电视已经成为决定选民意志的最重要因素。”[11]这是对媒体激变影响力和滞后影响力的对比说明,但认为报纸常常发生滞后影响力却过于武断。实际上,报刊、电视或网络新闻都可能产生激变影响力和滞后影响力,新闻内容与受众的生活关系是否具有紧迫性,是新闻产生激变影响力还是滞后影响力的关键。

所谓新闻的滞后影响力,是指经过若干时日的缓慢过程,新闻的影响力才显现出来。在新闻报道后,人们逐渐认同新闻的暗示或对事实真相的揭示,直到一定时间之后才出现反应。网上有篇“国产手机排行榜,哪种国产手机好”的广告式新闻,人们看完标题大都忽略而过,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力。但过了几个月甚至半年以后,当你想要买一部国产手机,就可能想起这条广告,在网上搜索类似的新闻。对于你个人这条新闻产生的是滞后影响力,就全国民众而言,每天可能有几万或十几万人要买国产手机,他们大都要在网上看看这类新闻,这类新闻就既有群体影响力又有滞后影响力。人们常常遇到这类情况,在数月或几年后突然想到过去的媒体某条报道能为我所用,不辞辛苦地钻进图书馆翻阅旧报纸,虽然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但以往报道的某条新闻价值倏然在我们心中复活,这是新闻滞后影响力最生动的体现。

四、新闻的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