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科普节目的传播策略分析(2)
时间:2019-11-23 21: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故事化是在科普节目逐渐衰落的状态下为力求突破而采用的一种表达形式,能够以更轻松易懂的方式将科学原理阐释出来,知识与趣味并蓄能够拉近人与科学之间的距离。为了满足人们爱看故事的天性,节目制作者在情节设计上刻意向“故事化”靠拢,并没有将主要精力用在科学知识的讲解开发上,更没有关注节目的品牌建设,致使在“是科学为娱乐添料还是娱乐为科学服务”的问题上出现了矛盾。 (三)形式单一且视觉设计缺乏现代感 科教类节目承载的知识含量较高,多数的科教节目中,科学家们难以摆脱传统的束缚,均沿袭了说教式的讲授方式,采用晦涩的专业术语讲授科学知识,形式较为单一。同时,电视的线性传播特性以及科教节目在固定时段播放等弊端,致使观众对于快速略过的科学知识无法掌握,多次累积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的坍塌,从而失去观看兴趣。知识问答类、科学实验类、科教讲座类节目虽然向观众传递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但由于舞台设计过于呆板、视听语言过于单调、后期制作编辑水平有限、缺乏高科技产品展示等问题,未能让受众体会到未来科技的酷炫性,长此以往难以吸引观众的目光。 (四)制作团队专业水准参差不齐 由于未形成专业的科普人员教育培养体系,科教类节目的制作人员多缺乏专业的科学知识,其科学传播素养与影视艺术素养难以兼得,对内容的科学性把握不够,对科学传播的规律也不甚了解,这使得节目的深度和广度都难以得到拓展。在坊间流言四起时,节目难以做到第一时间进行辟谣,即使在选题时紧扣了社会热点,但经过了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流程,新鲜的话题可能变得不再具有时效性。同时在节目中邀请的嘉宾可能因为表达不畅或者太过于学术化而难以产生良好的科普效果,以上种种皆容易对观众产生不良影响。 三、《未来架构师》:电视科普节目发展的新方向 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想象力与求知欲,现实生活中有众多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的观众,也有关心科学技术对生活产生何种影响的观众,这些群体给予了科技类电视节目无限的市场潜力。但现如今众多的电视科普节目由于内容劣质、形式缺乏吸引力而纷纷滑向了下坡路。央视财经频道推出的《未来架构师》节目没有落入故事化的俗套,内容形式大走创新之路,自七月开播以来收获了众多好评。 《未来架构师》节目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观正影视联合出品的首档大型探索互动演讲节目,嘉宾通过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与人生感悟,向大家展示自己对于未来世界的畅想,立足当下去叩响未来之门,以“看见不可见,敢做不可能”的气魄同观众追寻未来的多种可能。 (一)国家级平台支撑,传播影响力大 央视财经频道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媒体,有责任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号召,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受众的科学与理性思维。作为一档被时代和责任驱使的创新力作,《未来架构师》节目扛起了这杆大旗,虽然身为公益性质的科教类节目,但节目组制片人杨晓晖表示并不会只盯着收视率不放,这个时代需要有人来使科学变得不再冰冷,需要有人来启发青少年对于科学的热情,为每个内心充满好奇与想象的观众打开关于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而这些正是传播者的责任与义务。节目的定位高端,力图通过“知识”与“娱乐”的结合掀起一场认知风暴,以接受度更高的方式、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破除科学冰冷的外壳,让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感性走向融合。 (二)用户思维,内容为王 《走近科学》作为央视第一档大型科普类栏目,在多年发展低迷的状态下,为扩大影响范围开始采用了故事化的叙事方法,收视率虽得到大幅提升,但因节目情节故弄玄虚、科学性不足等弊端为观众所诟病。现如今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人口红利渐隐,流量思维已逐渐被淘汰,只有用户思维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用户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不应将着力点放在如何扩大受众数量上,而是要着力打造更为优质的产品,优化自身的服务。《未来架构师》牢记“内容为王”的铁律,创新性地拓宽了节目的选题视角,涵盖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精准的打造了一档高品质的节目。节目采用极具感染性的演讲方式,同时辅以两种不同维度的互动,一是与现场嘉宾团的弹幕互动,二是与现场观众的300秒快问快答。演讲并不是为了让业界大咖为观众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通过互动进行思想的碰撞交流,力图激发出关于未来更多的想象。 (三)多样表现形式与黑科技展示结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