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缺陷及其修补(5)
时间:2019-12-13 09: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3)对互联网用户群体及其可接触性进行全面分析。即厘清当前互联网用户的总体情况,包括人口统计状况、用户需求状况,重要企业的用户特征及其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结构,重要企业与用户的接触机制。在此基础上,划出自己想要的用户群体,确定自己与用户之间有效的接触点,厘清产品的精准推送和有效推送方式。 (4)对互联网产业经济补偿模式进行盘点,厘清进入互联网产业空间的有效营销模式。这主要是探讨互联网产业的收益结构,即弄清楚钱从哪里来、资金如何周转、周转的载体有哪些、资金的收益率如何,特别是掌握各种收效需要投入哪些技术条件,需要多高的成本,从而确定具备可操作性的商业营销模式。报业集团可根据产品生产能力、用户可接触性,与商业营销模式之间建立多维组合。 总而言之,报业在数字化道路上已经耽搁了诸多时日,并且背着传统资产与人员等方面的包袱,尽早弥补其数字化欠账已是当务之急。“以市场为导向的媒体融合争夺话语权、主导权的要求”,[19]这就需要报业集团找到有意义的市场空间、推出有价值的网络新闻传播产品,比如在党政机关网络媒体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探寻超越具体机构的公共服务和网络问政产品;在网络媒体种类齐全的情况下,探寻搅动线上线下资源的网络服务;在技术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在市场空间寻找更便宜且对人们的网络使用更具贴身性质的如网址导航等技术产品。报业集团只有明确定位、确定方向,从长远处着眼、从可行处着手,才能找到市场运营的可靠抓手。 参考文献: [1]李兵,海啸.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与报业关系初探[J].新闻爱好者,2000(8). [2]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9). [3]朱鸿军.走出结构性困境:媒体融合深层次路径探寻的一种思路[J].新闻记者,2019(3). [4]朱春阳.新媒体经济、创新榜样与国际化示范:从产业经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新、旧媒体之争[J].新闻记者,2007(11). [5]张韵.网络中立:平台型媒体的传播公共性[J].学术界,2018(8). [6]瞿辉.我国门户网站新闻组织的现状[J].新闻爱好者,2009(21). [7]彼得·F.德鲁克.管理实践[M].帅鹏,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44. [8]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5). [9]韦森·斯密.动力与布龙代尔钟罩[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10]于凌波.马化腾:创业速成新版硅谷故事[J].北京经济瞭望,2000(3). [11]唐绪军.新契机·新挑战·新实践: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J].教育传媒研究,2016(9). [12]程忠良.人工智能时代“中央厨房”式媒介融合路径的追问[J].编辑之友,2019(5). [13]曼纽尔·卡斯特.传播力[M].汤景泰,星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ix. [14]陈建云.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53. [15]张浩.网络新闻与技术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01(9). [16]支庭荣.互联网环境下报业“二次售卖”赢利模式再审视[J].现代传播,2015(5). [17]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5. [18]王健伟,张乃侠.网络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 [19]郭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媒体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1). (祁涛为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达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责编:段佩伶(实习)、宋心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