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全媒体环境下新闻文本的虚拟化呈现与审美嬗变(2)

在文字性新闻文本阅读中,就像斯图亚特·霍尔的研究所显示的那样,背景不同的受众会对新闻文本作出角度不同的解读。甚至阅历丰富的人可以对一篇新闻文本作出多种解读,常常这种解读往往是新闻生产者所没有料想到的。在鲁迅的小说中,有的人体会到旧中国社会环境的黑暗,有的人能看到民众的淳朴与善良,甚至有的人能从中看到一些关于生活的哲学。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受众,或许也会有一千份新闻感知。

所以,以文字为主要构成的新闻文本里,受众是在二维空间里展开阅读、思考、联想与欣赏的。这是一种二维式的审美,其优点和不足都很明显,它虽然能带来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却又需要受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想象力;它虽然能带领受众进入深度思考,却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尤其在今天受众注意力被严重分割的情境下更难实现。这些特性都使得二维式的审美在今天成为一种“奢侈”。

(三)作为虚拟新闻的三维式审美

虚拟新闻,即新闻的虚拟化呈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一种沉浸式媒介体验,它复制的世界可能来自现实环境也可能来自想象空间,用户与虚拟现实世界的互动方式是身临其境[4]。这种新形势的新闻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从2016年开始,这种新闻形式逐渐开始受到业界追捧,并且学界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深入。

虚拟新闻的诞生基于技术的基础之上,同时诞生在传统媒体谋求转型之际,所以从登场初始就获得了拥抱。近几年,欧美的一些主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德国《世界报》、瑞士《观察报》、瑞典《每日新闻报》、德法公共电视台、英国《卫报》、天空电视台、欧洲新闻电视台、ABC、BBC等,都在试水虚拟新闻[5]。最令人难忘的即是纽约时报关于《雪崩》主题的系列虚拟新闻产品。2012年12月,《纽约时报》网站发表了 一篇题为《雪崩(Snowfall)》的关于美国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雪崩事件的专题报道。《雪崩》完美融合了新闻报道与多媒体交互技术,用图片、文字、视频和 3D 模拟动画[6]等技术再现了这一自然事件的演进过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事后调查发现了纽约时报的用户得到增加。

后现代表达的一个主要主题就是视觉形象及其再现,它把人们的阅读惯习从传统的单纯依靠文字符号里解放出来,通过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帮助人们生产与拓展意义空间。文字和图像是再现世界的两种基本途径[7],虚拟时代之前,人们使用文字符号表征实在,在虚拟时代,人们依靠电子化程序来再现世界。人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被人与虚拟现实之间的关系所侵蚀、取代。

在虚拟新闻里,形式的新颖刺激了感官的兴奋,在一定时期内带给人一种“空虚的”愉悦感。人们所观看到的好像不是现实而是现实的“仿像”,形成了一种可以被称之为“虚拟美学”的镜像。相较于传统的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视、联想与思考,虚拟美学关注的是人的身体的电子化程序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各个感官被“充分”激活起来了,嗅觉、触觉、听觉、视觉都被被动地调动起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新闻作品带来的虚拟体验。

从审美的视角出发看,虚拟新闻的出现和当下的“燎原”之势,与此相比,文字性新闻文本相对的弱势关怀,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一种从二维式向三维式的审美情趣的转向。在技术决定论者、技术“善”论者和经济基础决定论者看来,这种转向恰恰契合了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并且在乐观主义者那里,虚拟新闻愉悦了人们的审美体验,让人们在快乐中完成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和消费。

三、谁的助力?

在媒介环境学派看来,媒介就是讯息,就是隐喻。他们普遍认为,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信息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媒介,即信息的承载工具和承载技术。因此,现今虚拟新闻技术的“出生”与流行无疑背后也是某些因素的隐喻。当然,虚拟新闻这一形式的出现背后体现了技术的进步,因此在考察其诞生原因时,技术绝对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属于计算机学科领域的范围,在此次研究中,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一技术应用背后的宏观社会因素。

(一)资本的逻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