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论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2)

概念史学家科塞雷克(Reinhart Koselleck)强调通过概念,不同的社会阶层及各种政治派别才得以表达他们的经验、预期和行动。 广播“工具”观念的确定,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广播事业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基本的行动方向纲领,作为以新闻、教育和文化娱乐三大功能为主要内容、面向人民大众的传播“工具”,在观念引导下的广播事业建设行动中,也仅仅围绕“工具”的传播观念,建设并发展广播事业传播范围广、接受门槛低等的“工具”效果。

1958年4月7日,中央广播局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广播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强调“政治是广播工作大跃进的统帅”;林彪、四人帮为了控制新闻舆论,把广播电视歪曲成“全面专政的工具” 。直到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长达近20年的时间内,我国的广播电视传播理念受到“左倾”思想和文化大革命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的偏误,导致广播事业在传播观念上过度向政治倾斜。“工具”论的意识形态隐喻附加于广播媒介之上无疑忽略了广播本身的传播特性和独立地位,尤其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论断最终被证明是不符合广播传播规律的。

1980年10月召开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把广播电视界定为“党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现代化新闻舆论工具和宣传教育工具” 。1983年受到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指示,广播电视部再次强调“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同年,广播电视顾问卢克勤将广播电视在新时期担负的任务分解为“智力开发的重要工具”和“向广大群众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 。

虽然历经曲折,“工具论”作为我国广播电视本质属性的论断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着其内涵与外延,无论“宣传教育工具”还是“新闻舆论工具”抑或“政府联系群众的有效工具”,均反映了我党在建国近35年来对于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政治共生关系的合理化调整与再定位。

2. 人民“喉舌”观——政治传播融入广播电视趋于成熟

1945年10月25日,延安中共中央党报《解放日报》刊载《介绍XNCR》的文章,将XNCR说成“人民的喉舌,民主的呼声”,提出“人民大众的号角要人民大众来鼓吹” 这是首提广播“喉舌”理念,并强调广播服务于人民的宣传鼓动作用。实际上,“喉舌论”的论断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宣传观和舆论观,在建国初期至文革前期的广播工作中是与“工具论”一脉相承。

1988年在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厅局长会议提出广播电视要掌握好宣传基调尤其是舆论宣传基调,正确处理宣传、经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1989年,江泽民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讲话中,强调“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基本观点。从宣传到舆论导向再到新闻领域“喉舌”观出台,我党对政治宣传与广播电视传播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明确与厘清,从最初含混甚至试图将其作为政治附庸,到中期注重宣传技巧和宣传艺术的理念,再到后期把握新闻领域的“喉舌”宣传意识,标志着我党与广播电视媒介系统之间共生关系的成熟。这一观念的进步在引导广播电视实践层面的变化体现在各级电视台新闻评论性精品节目的大量显现,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借助批评性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将政府与民众紧密相连。

3. “阵地”意识——多元媒介时代广播电视传播主流价值的理念重塑

早在2000年全国广播影视局长座谈会上提出“建立起中国广播影视‘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成为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 首次将广播影视比喻为“阵地”。2012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中,时任广播电视总局局长的蔡赴朝同志再次提出“阵地”的概念:“积极拓展宣传新阵地,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强化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引导……” ,2015年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中,蔡赴朝重提“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舆论主阵地” 由此揭开广播电视在多元媒体时代的新身份与新定位。2017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中聂辰席明确强调要“强化阵地意识,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中,聂辰席肯定“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阵地管理不断加强”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