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热呈现”与“冷遮蔽”——短视频中的中国新时代三农形象(7)

(2)传播民风民俗的新型媒介景观。城乡二元对立结构下,媒介内容集中展示城市生活,都市人是使用拍摄的主体。传播格局的差异使乡村文化的媒介展示与传承一直处于式微地位。快手、火山等平台的使用群体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民风民俗文化的展示成为这些平台上的一道内容奇观:例如,快手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侗家琵琶歌、各地婚俗;南安市民俗专家廖榕光在抖音上发布地名来历的文化科普。短视频逐渐成为发扬民俗文化的乡村原生媒体载体,打破传统媒体对乡村的话语垄断,也利于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在大众传播时代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中,乡村文化是地处边缘地带的亚文化。短视频这一媒介形式更加贴近农村生活,农民群体可以通过自发的拍摄传播乡村文化符号,在短视频平台汇聚成为可观看、传递的民俗文化整体。目前,快手、火山等平台在中国农村的普及度可达到50%以上,短视频逐渐根植于中国乡村,由内而发的短视频传播力量能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带来活力。

五、三农短视频中的“冷遮蔽”

冷遮蔽指传播过程中由于技术、资本、文化惯习等因素造成的客观意义上现实遮蔽现象。在短视频的新三农形象传播过程中,农村图景并非是360度全景无死角式呈现。

1、技术引起的遮蔽

技术的普及使更多人获得工具与渠道,但由于媒介接近获得机会的不同、技术本身运行逻辑,技术同样会带来遮蔽效果。

(1)技术普及的不均衡。技术普及的不均衡会带来传播群体遮蔽。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8.4%[7]。尽管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带来众多红利,依然有部分群体处在网络世界之外的信息孤岛:无法接入互联网获取服务、无法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由此造成信息传播接收上的数字鸿沟,群体的话语表达受限甚至话语缺失。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使用门槛处于降低趋势,但对于无法接入网络获得媒介使用的群体来说,技术却是一层无形屏障,拿不到这张通行卡,农村在人们头脑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中会成为缺失的景象。

(2)平台推动效应。平台的价值观及运行规会造成传播内容的遮蔽。传播平台背后存在价值观念及决策实体。平台的海量内容中,符合企业价值观与定位并能带来较大经济利益的内容得到资金流量支持,垄断传播渠道,形成马太效应。被算法、价值观、流量潜力评估过滤后,被选中的内容和传播主体的传播声量越发增大,反之则会曝光度降低、无人问津,形成平台推动中的的沉默螺旋。

(3)算法分发固化用户观看选择。算法技术在平台分发机制的构建上应用越发广泛。算法推荐的运行机制是根据用户每日网络留存的电子痕迹判断用户兴趣爱好并重点推送相关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用户能够看到什么,是算法权力的体现。长此以往,用户观看集中于算法识别出的兴趣范畴,这种信息茧房效应窄化也同时固化了观看的选择。

从受众观看角度来说,技术遮蔽了可能的观看范围、限制了信息接收,如果一个人从未浏览过三农主题的短视频,在算法识别结果下,日后接收相关推送的可能性很小,算法智能推荐带来的“信息偏食”造成部分群体对三农情况知之甚少,群体间出现分化,加剧不同群体、不同社区的人群割裂。

2、网络声量与网络显现度引起的遮蔽

互联网时代即使人人都有麦克风,由于使用者媒介素养差异、社会位阶差异,在网络中呈现的传播声量与显现度有很大差异。

(1)用户媒介素养差异。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介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能力;创造、生产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8]。学者彭兰认为,网络时代公众媒介素养包括媒介使用、信息消费和生产等素养。上述素养直接影响信息的生产质量与之后的传播效果。懂得媒介传播规律与短视频特性的使用者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精细安排内容的构思、创意、拍摄技巧、细节设计与审美趣味,更易冲出重围。优质、新意内容更易获得的高转发量和赞评量。平淡、粗糙的个别内容不具备较强吸引力,在网络中的曝光度低,传播力弱,很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

(责任编辑:admin)